第233章 抢滩登陆和诸将反应 (第2/3页)
溅起一阵淤泥。
看得众人是一阵心惊胆战。
“不对,太近了。”
“此处的江水还是太快,船身起伏不定,不好瞄准。”
江面上的一艘货船上,炮营的管队举着千里镜,看着刚刚炮弹的落点,摇了摇头。
他随后走向船头,看着前面七八个正在奋力操桨的渔民,询问道:
“老乡,有没有法子,让货船不那么晃?”
“船身上下起伏太大,炮兵的弟兄们不好瞄准。”
为首的几个渔民对视一眼,试探着回应道:
“军爷,要不咱把船往后退退?”
“这里是浅滩,水流最快。”
“即便下了锚,也拦不住船只随波起伏,退到水深处就不那么晃了。”
“只是不知道,你们的炮够不够得着?”
管队点点头,只要不是太远,三四百步的距离,船上的这门中型威远炮都能打到。
于是,货船又往江心退了一点距离,堪堪停在深水区的边缘,抛下了船锚。
“先把炮口往上抬五寸试试。”
为首的炮兵比划了半晌,随着他一声令下,船舱上的威远炮发出一阵巨大的轰鸣。
炮弹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不偏不倚,正中靶心!
此时,岸上的明军好不容易才把四五门虎蹲炮拖到河滩上,还没来得及调整射界,一颗六斤重的实心铁弹,就已经出现在了他们的头顶。
炮弹精准地落在了炮营阵地前方三尺。
官军的炮兵还在拿手比划着距离,瞬间便被飞来的炮弹砸成了肉泥。
巨大的动能裹挟着残肢断臂,重重地打在后面的虎蹲炮上,直接把炮身砸成了两段!
江面上几艘小船凑得更近,船上的佛郎机不断地喷射着致命的散子。
官军的炮兵根本不敢露头,只能把整个身子都藏在铁炮后面,瑟瑟发抖。
“完了.”
不远处的武声华看见这一幕,心中一片冰凉。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朝廷的水师寸功未立;反而却被贼兵找来一群形制各异的民船,控制住了水面。
“咚!”
伴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西侧的浮桥率先搭上了河岸。
早在桥头等候多时曹二,将手上的面甲往脸上猛地一扣,抽出腰刀:
“中军的弟兄们,跟我冲过去!”
一声令下,数千披着双甲的中军精锐,分成三队,接二连三地踏上了还在微微晃动的浮桥,朝着对岸冲了过去。
武声华见状,还想带人冲过去拦住贼兵。
可身后的城头上,却传来了急促的鸣金收兵之声。
“撤!退回城里!”
城头上的张令纵览全局,他知道,贼兵登陆已经势不可挡
无奈之下,他也只能下令收缩兵力,守城待援。
很快,河岸上的淤泥被清扫一空。
十几门重炮缓缓通过浮桥,被运抵了河岸。
“预备——放!”
随着董二柱一声令下,十几门重炮同时发出了怒吼。
霎时间,地动山摇。
夯土的城墙不断颤抖着,大块大块的墙体,如同下雨一般不断剥落。
城头上的女墙和箭垛,更是被成片成片地扫平。
守军本想还以颜色,可城头上的火炮早已年久失修,还没轰上两炮便炸了个稀碎,反倒是伤了不少自己人。
接连炸了几门火炮,再也没人敢上前点火。
张令无奈,只能暂时带人先退下城头,躲避贼兵的炮火。
他捂着耳朵躲在城墙的背侧,朝着身边的亲兵嘶吼道:
“快!多派几队人马,从北门冲出去!”
“通知侯总兵和秦将军,就说我保宁府危在旦夕!让他们无论如何,也要火速来援!”
“十日之内,倘若援军还没赶到,我等只能以死殉国!”
一波又一波信使从北门鱼贯而出,朝着几处要地狂奔而去。
……
消息传出,各方反应却截然不同。
川东的秦良玉,在接到张令的求援后,没有丝毫的犹豫。
她立刻下令,让麾下白杆兵们停止修整,继续赶路。
虽然她手上的白杆兵不过三千之数,但这位巾帼将军还是义无反顾地,朝着保宁府的方向疾驰而去。
可被张令寄予厚望的总兵侯良柱,此刻却在江油县城外磨磨蹭蹭,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早在数日之前,侯良柱便接到了保宁府传来的消息。
可他却没有第一时间回援,反而却对北面的江油县发起了猛攻。
他领着八千精兵,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扫清了江油县的外围工事。
可在下令攻城时,侯良柱却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守城的贼兵虽然人数不多,但一个个抵抗意志却十分顽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