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陈奇瑜的无奈 (第3/3页)
“公公,我等皆是被逼无奈才落草为寇,实则都是大明的忠心赤子。”
“这次来,只求公公能代为圜转,给我等指一条明路!”
他一遍抹着眼泪一边朝着身后的心腹频频望去,几个心腹会意,哼哧哼哧地抬进来了二十箱金银。
“罗将军,这是何意啊?”
方瑾眯着眼睛,一脸严肃的看了看脚下的罗汝才。
罗汝才叹了口气,继续辩解道:
“公公见笑了,一点心意奉上,只求您替咱们美言两句。”
“咱们当初也是被下面的贪官污吏陷害,逼不得已啊。”
方瑾点点头,俯下身子,随意拎起一锭官银,眯着眼笑道:
“好说,好说!”
“咱家一向慈悲为怀,最见不得打打杀杀。”
“尔等既然有心归降朝廷,咱家自然要替你们在陈总督面前美言几句。”
此时,方瑾身边的一个小太监,悄声提醒道:
“干爹,这事会不会有诈?”
“陈总督的脾气您是知道的,他眼里最是揉不得沙子,万一这是贼人的诡计.”
方瑾眼睛一瞪,随手把官银往箱子里一扔,冷声道:
“这里有你说话的份?!”
“咱家亲眼见了,罗将军态度诚恳,声泪俱下,怎会有假?”
“再说了,就算有假,咱家也只是替他们带个话而已,采纳与否,自有陈总督定夺。”
“要是能兵不血刃,让这数万贼寇束手就擒,这可是天大的功劳!”
“到时候皇爷龙心大悦,你我都有好处!”
就这样,在金银的诱惑和立功的幻想下,方瑾决定在几天后的动员大会上,跟陈奇瑜好好掰扯掰扯。
三日后,陈奇瑜召集众将,商议总攻事宜。
他的情绪高昂,一脸兴奋地部署着各路兵马的进攻路线和时间。
可就在他准备下达总攻的命令时,角落里突然响起了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
“陈总督,且慢。”
说话的正是监军太监方瑾,他摇着扇子,慢条斯理地站了起来。
陈奇瑜眉头一皱,但还是耐着性子问道:
“方公公有何指教?”
方瑾皮笑肉不笑地说,
“指教不敢当。”
“只是咱家昨日听闻,谷中的贼人有意归降,不知总督大人打算如何处置?”
陈奇瑜脸色一沉,断然道:
“此事本督已有定论!这必然是诈降,贼兵狡诈多端,不可轻信。”
“明日拂晓,依计总攻,不必再议!”
方瑾听了这话,脸上露出了极其不屑的神情。
他没有再看陈奇瑜,而是扭头朝着旁边的小太监,用不大不小的声音窃窃私语起来,言语间还夹杂着几声轻笑,轻佻至极。
这番做派,是对主帅权威最赤裸裸的蔑视。
满帐将领顿时噤若寒蝉,气氛尴尬到了极点。
陈奇瑜胸中的怒火腾地一下就窜了上来,他猛地一拍桌案,死死瞪着方瑾,厉声喝道:
“方公公!有什么话,非要在背地里说?”
“军国大事,岂容你在此交头接耳,如同儿戏一般!”
他的声音如洪钟一般,在帅帐中回荡。
“不如说出来,让大家都听听看!看看方公公究竟有何高见!”
面对陈奇瑜的雷霆之怒,方瑾却丝毫不惧。
他靠在椅子上,脸上挂着阴冷的笑容,慢悠悠地说道:
“我说,总督高见!”
他顿了顿,故意拉长了语调:
“这投降招安一事,仅凭自己的臆断就能否掉,可谓是算无遗策。”
“依我看,陈总督可以与那传说中的诸葛武侯一比了!”
这番话里的嘲讽意味,连傻子都听得出来。
不等陈奇瑜再次发作,方瑾话锋一转:
“但我还是觉得,陈总督的决断.还是有些不妥。”
“万一,贼人这次是真心想降呢?”
“这可是数万兵马,如果能把他们招安了,说不定还能用他们去围剿四川的巨寇!”
听了这话,陈奇瑜气得浑身发抖。
这个死太监,肯定是收了贼人的好处,要不然他会突然站出来搅局?
可陈奇瑜手上也没有证据,方瑾的提议从程序上讲,并没有任何漏洞。
谁敢阻拦给皇帝上奏?
谁又敢在皇帝没有批示的情况下,擅自将数万“有意投降”的兵马赶尽杀绝?
这个责任,他陈奇瑜担不起。
看着方瑾那张得意洋洋的脸,陈奇瑜只觉得浑身无力,随后一屁股瘫坐在了椅子上。
车厢峡这个事情,现在有一种论调,说是陈奇瑜为了报功而伪造的。
主要论点就是车厢峡这个地方没找到,所以事情也是假的。
但我觉得陈奇瑜应该没这个胆子,各路人马,数万兵将看着呢,他敢杜撰一个不存在的战场?
而且练国事等人对此都有奏折呈给朝廷,所以我觉得应该不是假的,单纯的没找到地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