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筹码不对 (第2/3页)
自己也不会想到走自媒体这条路。
他对于这条路完全没有任何概念不说,一开始也只不过是为了跟林浪套套近乎,想要简单的合作一下。
没想到,这么一合作,就合作成了自己最强大的项目,没有之一。
哪怕是私募,也没这个赚钱。
林浪已经颠覆他的固有思维了,而且在这件事上面,他基本上派不上任何用场,按照林浪说的去做,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沈星南的那些话,他知道是什么意思。
但是沈星南没资格说这些,谁都没资格那样说他。
沈星南给过他好处吗?带过他吗?
也就是当初投资天水鸭业的时候,问过他的意见,他来了一句不好说,这种事主要看自己怎么想的。
其实他知道秦东就是在坑自己,但他根本就没想跟自己说清楚。
贺强依旧觉得沈星南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只要遇到,依旧会把他当做座上宾,但是跟林浪合作之后,他开始逐渐对那些所谓的大佬祛魅了。
等吃过饭后,他又去林浪老家,找林玉良说了两句话,然后才往市区赶。
而此时,林浪正在培训公司的新员工。
比如刚来的林辉。
“什么叫做自然流量?就像是下雨的时候,拿一个盆去接雨水,看着雨下的很大,但想要把盆接满,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这期间,雨不能停,不能比之前更小,否则想要接满的难度就更大。我们想要接更多的雨水,就必须要拿出更多的盆,最终把所有的雨水集中在一起……这个,就叫做矩阵。通过矩阵账号,积少成多……
当然,还有精准流量,依旧拿下雨举例子,就像是屋檐的排水管,通过排水管来接水,会更快的满足我们对雨水的需求。
不过,这样的话,我们想要水,就会被限制住,只能在雨天才能获得。
打开自家水龙头,出现的水,就叫做付费流量,想什么时候有,就什么时候有,不过要付钱。
不想付钱还想要流量,就要在流量池里面进行拼杀,外面河里面的水很多,但是装水的工具,决定了能在里面带走多少水……
公司接下来的方向,就是通过矩阵账号,大量从河里面装水,而视频内容,就是你们装水的工具。最终,你们就可以通过那些自然流量一点一点的积少成多,开发出精准流量,等有了精准流量之后,就可以转变成为别人的付费流量……你们也就赚到钱了……”
这次培训的人很多,加起来有六个人。
其中四个是最近刚刚招的新手,还有原本秦东给云一一找的那个团队运营,都凑过来听林浪讲接下来的工作方向。
目前大鱼传媒各方面人手都比较缺,导致林浪想要上马的一些项目,一直没机会。
比如袁大华那边,就因为缺少矩阵引流,导致几个月下来,粉丝也就刚刚破二十万。
他自己很满足,但是林浪不满足。
现在袁大华的积累已经足够了,也有足够的话题性,达到了可以引流的程度。
接下来,林浪就详细讲解了,如何去做一个营销号起来。
通过每天在互联网上寻找素材,进行剪辑,进行配音,吸引吃瓜群众。
这样的号,虽然变现能力很一般,可只要涉及到互联网炒作,都得找他们。
而且这玩意还不用出镜的,每天坐在办公室,就能把活干了。
那些顶级MCN机构,基本上都有几千甚至几万的矩阵账号。
林浪这边,必须要提前抢占这个赛道,尤其是营销号这个特殊赛道。
他这边已经有样板了,整体学习难度并不大。
他的目的,就是想把这些业务,下放到员工手里,以后他自己不做了。
还有就是影视剧剪辑,从正剧到老电影乃至于纪录片……
任何流量,都有作用。
米小帆前几天更新了那条细狗的视频,帮助她一天涨粉接近五十万,让她距离千万粉丝,又进了一步。
但是还不够。
倘若林浪当时手里的营销号足够多,就能在平台上面制造一波更大的热度。
所谓的梗,是适用于任何场景的。
剪辑影视剧的时候,也能插入一些流行梗,营销号更是专业对口。
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