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 客户都傻了? (第3/3页)
“我现在只使用40%产能,60%可以借给你。”
李胜的生产线和猴神一样,满载一天可以生产4-4.5万支,也就是说最少有2.4万支产量可以借。
对借来的产量感到满意,本着共赢精神,陈响主动让利道,“生产成本之外,每支分你5分RMB利润。”
“2分就行”
陈响重新报价,“4分。”
“就2分,从今天开始,你派个人过来指导,不要浪费产能。”
陈响同意。
李胜大步离开,匆匆回去研究高质量产品。
陈响找到巴尤的女朋友,派她去大红大紫,贴牌生产椰汁棒冰、老冰棍、糯米棒冰,三种每天生产8000支。
这三款是市场上常见品种,每家棒冰工厂都会生产,没有技术可言,成本透明,利润透明。
单支利润仅9分RMB。
9分利润就在这里,谁卖的多,谁就赚的多。
喜欢独当一面的感觉,巴尤的女朋友接受外派工作,使用忠奇骑回来的三轮车,带上大堆包装纸出发。
等到大红大紫,直接开始生产,一切都是轻车熟路,唯一不同是包装。
当天稍晚,怀旧款棒冰从主流水线中生产出来,陈响第一个品尝,感觉还行,招呼所有人都尝。
“老板,”刚从外面回来的林达赞美,“这个会吊打所有果味棒冰,包括老冰棍。”
“我也有这种感觉,”准备下班的财务称赞,“加上用料扎实,价格也是2000盾,老冰棍和椰汁味冰棍,可能会被大家抛弃。”
巴尤赞同,“我也有这种感觉。”
“奇怪,”从繁荣村过来的黛薇也认同,“我和大家想法一样,老冰棍和椰汁冰棍要完了。”
反馈皆不错,陈响也觉得很赞,扯开嗓子喊,“发货!”
早早等待的流动商贩排队装货,把新品种棒冰送到合作商家手里。
陈响没有白嫖流动商贩劳动力,下班时间工作,不仅有工资,还有20000盾的加班补贴。
一切都好,就在陈响左手抓销售,右手抓产量与品质的时候,手机突然响,一个陌生电话打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