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节‘垃圾’水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7节‘垃圾’水果 (第2/3页)

话说,即要有高端,也要有极低端。

    极低端不代表质量差,具体办法是加入当地水果肉、水果汁,辅以少量香精、少糖,争取把单支棒冰价格打到1000盾之下。

    也就是四毛五一支的样子。

    更低最好。

    努力做成一款回忆版本产品,争取为一代人留下记忆。

    为实现这个目标,陈响在纸上写出三种‘垃圾’水果。

    第一个是蛇皮果。

    适应高温高湿环境,爪哇岛上广泛种植,农村的屋前屋后、田间地头,肯定有一棵或多棵蛇皮果树。

    果皮呈蛇鳞状,只不过人们对它的评价比较极端,有人对它喜爱有加,赞不绝口。

    有人骂它像臭脚丫,和榴莲一样难吃。

    但它众使有多般不好,架不住存有量大,大到只要你自己愿意摘,人家会免费送。

    陈响感觉这个可以开发一下,制成棒冰试试看。

    第二个是榴莲,印尼榴莲产量占全球35%,运输条件受限,价格便宜到让东方大国人抓狂。

    这个绝对可以往棒冰里面搞,有友商这样做。

    第三个是洋蒲桃,起源于爪哇岛,现在其它地区也有栽培,在东方大国叫它莲雾。

    其它水果还有很多,但就属这三种烂大街,获得成本最低。

    这里的疑点是椰子。

    外岛来的萨萨克人说,在他们来之前,爪哇当地人从来没有想过把椰子汁进行售卖。

    说明椰子产量也很大,但只能排第四。

    可以看出当地物产很丰富,加上四周是大海,想饿死很难。

    陈响知道最扎心的一件事情,有外岛人把椰子树心制成淀粉(也能是芭蕉树心?忘了),再把淀粉制成一种名字叫西米的食物。

    全家人只要工作一周,就够吃一年,完全没有‘管理田间地头’说法。

    即使种点什么农作物,也只是一丢、一踩,就行了,等着明年收获就OK。

    所以,陈响要利用三种产量最大水果,生产怀旧款、极低价格棒冰!

    决定的事情马上做,陈响扯开嗓子喊,“黛薇!”

    黛薇正在门口喂狗,听到老板喊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