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要想富,先修路 (第2/3页)
。”
天子大喜。
“哎呀,朕能得先生辅佐,犹如久旱遇甘霖,还请先生受朕一拜...”
陆承安连忙阻拦道:
“不可,陆某既为北齐国师,便是陛下之臣,岂有臣子受君主之拜的道理?”
天子却依然躬身下拜,尽显诚意。
“既如此,明日朕便在朝堂之上向百官颁诏,册封先生为北齐国师,号令群臣,莫敢不从。”
陆承安摇了摇头道:
“不必如此大张旗鼓,陆某无需国师之名,只为陛下身边一谋士即可。”
天子想了想,也有道理。
以陆承安的身份,若为北齐国师反而是拉低了他的位格。
随后便有了计较。
既然陆承安不愿入朝为官,但陆承安的弟子却可以。
何道哉与李仲明一个在原阳县,一个在虔化县,这些年做出来的功绩都是有目共睹的。
他们就是很不错的人选。
随后天子便坐了下来,与陆承安探讨强国之策。
对此,陆承安早有腹稿。
“强国之策,首在安民、富民。”
“民富则国强。”
“若要民富,陆某有五点可献于陛下。”
“其一,修路,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若北齐境内条条大道皆畅通无阻,便可使北货南售,南风北移。天下百姓,往来无阻,商贾繁荣,丰衣足食...”
“其二,科研。”
“所谓科研,乃事功之学,网罗天下奇人异士,造物发明,以助工、农、商之蓬勃发展,亦可钻研兵道,研制利于战争之利器,使我北齐将士少在战场上流血牺牲。”
“其三,教育......”
陆承安侃侃而谈,一条条超出这个时代的强国之策被搬了出来。
天子和李天策听的是目瞪口呆。
到后来甚至专门命人取来纸笔,开始奋笔疾书把陆承安说的话记下来。
并且逐一探讨,该如何实行这些闻所未闻的强国之策。
陆承安根据上一世所见所闻,结合这一世的实际国情、人文等等一一解答。
但具体的落实陆承安自己并未真的去做过,只能说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