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315章 九贤齐聚(3) (第1/3页)
城门口的守卫早已熟识陆宁儿,见她走来,纷纷行礼笑问道:
“大先生又来门口等人了?”
陆宁儿笑着点头回礼道:
“嗯,诸位大哥们辛苦了,还有,以后别叫我大先生,听着别扭...”
大先生这个称谓陆宁儿实在不喜欢,只是目前宗学尚未修订,还不是计较这些细枝末节的时候。
等到确定好宗学内容之后,再向天子阐明。
守卫笑了笑,走到前面引道:
“现在天都城的人都知道你是宗学府大先生,小的岂敢无礼?”
陆宁儿无奈,摆了摆手道:
“随你吧。”
跟着守卫走进一间临时搭建的草棚里,陆宁儿道了声‘辛苦’后便坐了下来。
草棚里有文房四宝,是陆宁儿为了打发时间专门准备的。
吃完包子后抹了把嘴上的油水,陆宁儿便开始写写画画。
一个个整齐却不失气度的文字从她笔下落在纸张上。
看似东拉西扯,其实却是陆宁儿在整理自己脑海中的思绪。
陆承安传下的学问很庞杂,而且儒、墨、道、法四家之言常常有相悖之处。
这天下除了陆承安这个首创之人外,没有任何人能够将四家之学真正融洽的融会贯通。
陆宁儿也不行。
不过众多弟子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儒学为根基。
因为这是经世济民最适合的学问。
然后他们各自在这个基础上延展。
陆宁儿是儒学为根基,道学为枝蔓。
而大师兄则是儒家与墨家之学的融合。
二师兄主修的是儒家和法家。
三师兄陈渊主修则以纯粹的儒学为根本,其他三家之学只是取其有益之处。
师弟陈亢与二师兄是一个路子,也是儒家和法家的融合。
所以现在就有一个问题,北齐国学的宗学究竟该选什么?
陆宁儿认为,就算是儒学其中也有很多是不太适合广为流传的。
并非是藏私,而是事实。
若只是像陆承安这样收几个弟子,当做亲传来培养,自无不可。
但若想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