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烽火巢湖 复杂局势的坚守与抗争 (第2/3页)
独立旅。其中,二师和七师的防区之间存在一个薄弱环节。新四军多次下达指示,强调七师今后主要应向韩南山、和县及朝北发展,与二师部队所在地区建立紧密联系。这一战略布局,无论是对于整个抗战战略,还是应对未来局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尽可能打通并保持二师与七师之间的联系。否则,七师极有可能面临被日伪完全截断交通的危险,这无疑会给七师带来极大的不便与损失。七师向含山、和县及朝北地区发展的方向是十分正确的。因为该区域处于二师与七师的结合部,日伪顽三方力量相对薄弱,同时还可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迅速开展工作。通过朝北经淮南路,由含和经板桥江浦,从而打通与合肥地区、滁全地区二师部队之间的联系,打通二七师交通线已迫在眉睫。
在这样的局势下,刚刚组建的船队便肩负起了特殊使命。它既要在焦湖一带保障物资运输与情报传递,又要为打通二七师交通线提供支持。然而,日伪顽三方势必不会坐视新四军的力量壮大,他们定会想尽办法进行破坏。陈明远和他的船队将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突破重重阻碍,成功打通交通线?而七师又能否在这片区域顺利发展,实现与二师的紧密协作,共同抗击敌人?一切都充满了悬念与挑战,等待着他们去书写新的抗战篇章。
新四军第七师所处之地,犹如棋局中的关键落子,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它扼守长江水陆交通的咽喉,又占据津浦淮南铁路交通的枢纽,这里人烟稠密,物产丰富,且地形险要,自然而然成为日伪顽与新四军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冲。
在七师与二师根据地之间,有一片广袤的区域,东起江浦,西南至巢湖沿岸,西北延伸到定远一带,这片区域布满了大批游击区。为了实现各方的沟通联络,日伪顽与新四军均盯上了这块地方,纷纷在此建立自己的交通线路,其中主要有四条。
第一条交通要道,是国民党驻皖东地区军政人员与其驻大别山区的省政府往来的东西通道,由桂系顽军李品仙部重兵把守。这条线路对于国民党内部的联络至关重要,是他们调配资源、传达指令的重要纽带。
第二条是日伪沿淮南铁路的南北交通线,掌控在日军第15师团、第116师团以及部分伪军手中。凭借这条交通线,日伪能够快速调动兵力、运输物资,加强对占领区域的控制。
而新四军建立的两条交通线,意义同样非凡。一条是从无为经含山、和县到江浦、全椒一线,旨在从东西方向保持二师与七师的交通联络,由第七师韩河支队负责开辟与维护。这条线路宛如一条血脉,将新四军的两支重要力量紧密相连,确保信息与物资的流通顺畅。另一条则是从巢县经店埠到定远一线,作为二师与七师西面的交通联络线,也是新四军军部西面交通的关键线路,由七师巢湖支队负责。
各方都深知交通线路对于自身战略布局的重要性,不仅全力保护自己的线路,还绞尽脑汁地对敌方线路进行破坏与干扰。在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下,实则暗流涌动,各方势力展开了错综复杂的三角斗争。
程明远率领的巢湖支队,便置身于这激烈的斗争漩涡之中。面对日伪顽的重重压力,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灵活的战术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在一次次交锋中不断成长壮大。在保护己方交通线的同时,还时常寻找机会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