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三章 类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零三章 类祖 (第2/3页)

中的无奈和不甘,想到了吴楚七国之乱,被周亚夫打死的成千上万的叛军将士。

    难道,孝文皇帝、孝景皇帝牺牲一切,作为他们的孙、儿,还要劳苦到这种地步吗?

    刘彻很不甘心,因此他做出了个决定,哪怕这个决定会让他跌得粉碎。

    他决心,等!

    等到窦太皇太后下世,等到窦氏外戚、田氏外戚水火不容,再把失去的一切重新夺回来。

    活的长久,才是王道!

    刘彻清晰地认清了现实,他不如孝文皇帝,甚至不如孝景皇帝,但他,要活的比孝文皇帝、孝景皇帝更加长久。

    而如孝文皇帝、孝景皇帝那般勤政,整日伏案,是不可能长久的。

    相反,纵情声色、游山围猎,使得心、身俱健,更像是长久之道。

    至于丹药,真以为大汉没有“试丹人”,经过人、兽检验无虞,他才会服用。

    如此行径,使得刘彻精神旺盛,只是,不在国政国务之上,仰仗着父祖遗泽,依靠着帝王之术,只在宏观上加以调控,他,很好地驾驭住了天下臣民,至少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民生疾苦?盗贼丛生?

    大汉一百多个郡县诸侯王国,哪怕绝大多数中庸之臣,总有少数愚直之臣会将地方详情报上来,更别说,他还在自己的身边,故意设了个敢于犯颜直谏之臣汲黯,以此来彰显圣君之德,刘彻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他以为大汉民情是合格的,不过是些许刁民恶贼作乱罢了。

    苦一苦百姓,开疆拓土君名我来担。

    直到那次南巡,刘彻真正意识到了民间乱象到了何种地步,可他却顾不得想那么多了,毕竟,要是连皇位都保不住,民安、民乱又有什么关系呢?

    或许到了现在,已经可以抛却所有私心杂念,甚而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大汉现状,他惊觉其中变化。

    全方位向好的方向转变。

    苦了豪富,乐了黎庶。

    他当初怎么没想到呢?

    不是没有想到,而是黎庶生死距离他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