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百九十七章 筐箧 (第1/3页)
裁撤相府,罢相之制。
如惊雷在宣室殿中众人耳边炸响。
没有人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更无法相信老丞相在说什么,亦或者说,老丞相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到底是年轻人,此时能反应过来的,除了刘据,就是陈莫了。
从古至今,君权一直视相权为威胁,其原因不外乎五点。
一,权力过于集中与独立。
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总揽行政事务,权力无所不包,如选用官吏、总领百官朝议、执行诛罚,等等,且常开府辟僚,自成朝廷,形成独立于皇权的权力中心。
这种独立使相权可能分割、制约皇权,甚至威胁皇帝权威。
以本朝为例,丞相萧何、曹参等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所不管”,与皇权基本平等。
乃至当今陛下时,丞相田蚡大权在握,人事任命,甚至让陛下感叹“朕也想任用几个人”。
人事即政治,权力只对权力来源负责,掌握了人事,便掌握政治,也就掌握了天下。
二,决策与信息垄断。
丞相常主导朝廷决策,如封驳诏书、审查奏章,等等,只要愿意,便可以左右皇权意志。
当丞相垄断信息权,如筛选奏章或人事权,如控制官员晋升,会形成对皇权的实质挑战。
凡是大汉官吏晋升,皆需丞相府经其首肯,如此的信息不对称,直接威胁皇权安全。
三,历史的教训。
春秋战国之世,涌现出大量权臣,如被誉为“春秋第一权臣“的祭仲,深受郑庄公信任,先后辅佐郑庄公四个儿子为国君,掌管郑国朝政数十年,拥有废立国君的权力。
如与哀姜合谋弑君的庆父,先后杀害两位鲁国国君,留下了“庆父不死,鲁难不已“的典故。
如通过妹妹李嫣嫣得宠于楚考烈王,设计杀害春申君黄歇,篡夺楚国大权的李园。
……
桩桩件件,血淋淋的先例,过大的臣权,特别是相权,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