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狙击电话亭(月底求月票) (第3/3页)
韦家辉给苏超介绍现场的所有人。
一个一个介绍!
这就非常郑重了。
其实,如果苏超没有拿出《我的野蛮女友》,可能客套个一两句就结束了。
但是苏超偏偏拿了个完整的剧本出来。
哪怕这个故事没有那么深刻,也刷新了杜琪峰和韦家辉的认知,让他们对苏超更加高看一眼。
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能写出如此质量的剧本,要是能够加入银河映像,绝对如虎添翼。
而且也不用担心理念问题。
能够对《一个字头的诞生》有那么多深刻的理解,提出那么多核心建议,怎么可能理念不一样。
大家都是一路人哇!
所以,正是因为这一点,没有任何人会歧视苏超是从内地来的。
老板的态度,也决定了其他人的态度。
其他人哪怕是那种特别看不起内地的人,也会对苏超非常客气。
至于忍不住要歧视内地人怎么办?
好办!
都憋着!
“都坐吧,大家今天随意些~喝醉了的直接扔旁边宾馆。”
韦家辉示意苏超也坐下。
当然是坐在了主桌的位置,一边是游乃海,一边是司徒锦源。
司徒锦源这名字就很牛逼。
和游乃海一样,他也是韦家辉的学生。
韦家辉有不少学生。
所以苏超才喊他韦老师。
大编剧一般都会收很多学生或者助手,有的剧本甚至直接指定个大纲然后丢给学生去写。
所有的编剧都是如此。
区别只在于,有的大编剧吃相好看一些,不仅给学生机会,甚至直接让参与编剧的学生署名在编剧栏上。
韦家辉就属于很厚到的那种。
司徒锦源参与编剧的第一部作品《再版人》就直接获得了署名权。
此后多年,他一直跟着韦家辉。
“怎么突然想起来写那样的剧本,风格有点……普通。”
酒过三巡,韦家辉突然把话题扯到了苏超今天托游乃海带来的剧本上。
在他看来,苏超有点误入歧途。
不过,倒也不需要苛责什么,在新手阶段,拿任何题材练手都是一种边界的开拓。
“为了赚钱啊!”
苏超的回答很直接,似乎根本没想过辩解什么。
韦家辉哑然。
“剧本挺不错的。”
杜琪峰点评了一下,不管喜不喜欢,这一点实在是没有必要否认。
“你不是给王妃写歌赚了十二万吗?”
韦家辉失笑。
其实,香江这边也传开了,王妃在内地找一个叫苏超的人写了一首歌,创作费十二万。
一开始韦家辉不知道是不是他认识的那个苏超。
后来听说王妃是在一个歌厅遇到的民间高手,韦家辉才想到是他认识的烂仔。
王妃在香江歌坛,也是排名前几的存在。
她家世不俗,没多少人歧视她。
“不止,还给刘得华写了两首,卖了二十万。”
这件事还没有传开。
主要是苏超和刘得华的交易没有公开。
而且歌曲比较敏感,刘得华那边在专辑没有出来之前,并不想过于高调。
苏超没有这方面的忌讳。
正如韦家辉对他态度的不断转变一样,不是说韦家辉这个人有多势利,喜欢捧高踩低。
对于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态度属于人之常情。
你见了百亿富豪和见了送外卖的,态度肯定不一样。
你见了小巷子里的失足少妇和见了娱乐圈顶流小花,也一样有不同的硬度。
所以,苏超会不断地给自己加码。
加到任何人都无法忽视他。
从而让他在今天的场合,说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