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121学堂见闻 (第1/3页)
天色未亮时,学堂的五千遗孤就被组织起来,等候在明光宫。
尽管刘义真迟迟不至,但一众孩童并不怨言。
在场的大部分都是泾水之战的遗孤,等到入校时,刘义真已经离开了关中。
因此,他们越发迫切想要见到那位给他们饭吃,给他们衣穿,让他们有机会读书习武的大恩人。
只能说,每天早晚各一遍的问答,确实为这群遗孤烙上了思想钢印,刘义真就是他们的太阳,恩情永远都还不完。
“传闻世子身高八尺,虎背熊腰,其声若洪钟,势如奔马。”人群中,彡(xiǎn)姐元礼压低了声音与身旁的好友说道。
彡姐为西羌复姓,初为部落名称,后来一分为二,秦代时,一部分融入中原王朝,改姓(shǎn),留在陇右的一支则以部落名称彡姐为姓。
彡姐元礼年纪很小,只有十岁,他父亲是飞骑军的一员,死在了斥候战中,事后,母亲改嫁,而他则被官府收养,在学宫里习武识字。
“你从哪听来了这些乱七八糟的消息,世子刚满十三,比我们大不了多少,怎么可能是你说的形象。”勒姐道中笑出了声。
勒姐羌为羌人的一支,汉代时,因居住在勒姐河(青海平安)流域内的勒姐岭(青海乐都以西)而得名。
“不许嬉笑!”舍长李虞狠狠瞪了一眼勒姐道中。
李虞是个汉人,当然,他们之间的显著区别只存在于姓氏、相貌,关中的羌人在前秦、后秦两朝的努力下,早已完成了汉化。
学堂每三十人为一舍,设置舍长一人,负责督管同舍学员,人选并非固定,同舍轮值,任期十天,此举是为了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以及管理能力。
一年三百六十天,学员们有三百天在明光宫,剩余六十天则是假期,分别在春耕时与秋收时,让他们回家探亲,顺带帮着家里干农活,如果已经成了孤儿,也可以选择留在学堂,学堂依然会管饭。
三百天里,正好每个人都能当上一次舍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