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0根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20根基 (第2/3页)

济满口答应。

    他当然也不乐意看到刘义真未来将都城定在长安。

    莫说汉人安土重迁,北魏孝文帝想要将都城从平阳迁至洛阳,不也同样遭到了几乎满朝文武的反对。

    谢晦能够想到的问题,刘义真其实心知肚明,历史上,刘裕死后,北府兵也迅速随之凋零,此后整个南朝,几乎都是荆襄将士在唱主角。

    已故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在《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中就曾提到:宋、齐、梁南人立功名者有沈庆之、陈显达、陈庆之等,然皆偶出之人才,国家所恃将帅之臣每在雍州(襄阳)。

    所以刘义真格外重视荆襄。

    只不过现在考虑这些事情还太早。

    刘义真离开长安时,并没有想过自己能够这么快地再回来,所以他把曾经的桂阳公府改作了学堂。

    然而,长安破败狭小不假,但城中最不缺的就是宫室殿宇。

    事实上,长安与其说是一座城池,倒不如说是一个大型的宫殿群。

    主持兴建长安的萧何就曾说过:天子以四海为家,皇宫不够壮丽不足以显示皇帝的威严。

    刘义真入城后,暂时搬进了北宫。

    北宫在未央宫以北,桂宫以东,西汉时,这里是太子的住处,也是汉武帝求仙问道的场所。

    当晚,刘义真在此大宴文武,谢晦、檀道济自然都有出席,当然,也包括了段宏。

    席间,谢晦、檀道济面色如常,二人反对的是刘义真未来有可能迁都长安,而不是反对刘义真本人,他们对刘义真,还算得上忠心。

    而刘义真则敏感地察觉到了段宏有点不对劲。

    仔细想来,倒也明白了,此前刘裕让段宏单独领兵东出,也许段宏将此战视作自己扬名的契机,自投奔东晋以来,从未单独领兵作战,他太需要一场战斗为自己证名。

    如今刘义真突然自请北上,段宏并非不愿听命于他,而是担心对方此举,其实是信不过自己,否则刘义真又何必辛苦跑这一趟。

    酒宴后,刘义真单独留下段宏一人,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