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96效晋惠帝故事(4K,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96效晋惠帝故事(4K,求订阅) (第2/3页)



    其实司马德文看得很开,如果不是刘裕,他们司马家的江山早在十三年前就已经丢了,而且是丢在他的手上,是他数次亲征桓玄,被人打得大败,桓玄才能入主建康。

    甚至就连东晋第二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在听王导提起司马家的创业之路后,也曾掩面伏在坐床上,感慨: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曹魏篡汉,曹操是有再造汉室之功,天下也是曹操自己打下的。

    司马家没有再造魏室之功,尚且能够篡魏。

    刘裕再造晋室,这是无可否认的事情,刘氏自然也能篡晋。

    所以原时空中,司马德文在写禅位诏书时,才会跟身边人说:桓玄篡位时,晋室已经失去天下了,因为有刘公,才延长了将近二十年的国祚。我今天做这件事,完全是心甘情愿。

    当然,此举也有可能是为了保命,想要传到刘裕的耳朵里。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司马德文是个聪明人。

    所以刘裕,刘义真父子才敢于行废立之事,把他扶上皇位,而不用担心自己挑了一个刺头,屡屡与他们找不痛快。

    王府正门缓缓打开,门外,原本还焦急等待的大臣们此刻也安静了下来。

    司马德文走出府门,司马茂英躲在里面翘首望去,昏暗的灯火下,一名相貌俊美的少年站在首位。

    ‘他就是刘二?’司马茂英心中暗道:‘真是生了一副好皮囊。’

    刘义真不知道有人在偷偷打量他,他的注意力全在司马德文的身上。

    “琅琊王,有旨意。”徐羡之高举着诏书道。

    “臣接旨!”司马德文,连同刘义真等人无不行礼。

    徐羡之高声宣读道:“朕在位二十有三年,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方今南北暌隔,彼此相持,黎庶不安,盖朕失德之故,夫大道之行,选贤与能今禅位于琅琊王,一如惠皇帝故事。”

    待徐羡之宣读过诏书,司马德文却道:“臣惶恐,不敢奉诏。”

    刘义真立即上前劝说道:“天子既发诏书,群臣又在门前苦谏,大王何忍置天下苍生于不顾。”

    众人也纷纷附和,恳求司马德文以社稷为重。

    司马德文这才松软了态度,答应下来。

    徐羡之当即奉上玺绶,这件东西他当然给捎了过来。

    待司马德文收下,刘义真领着群臣叩首:“臣等叩见陛下。”

    “诸位卿家快快请起。”司马德文说着,连忙把刘义真扶了起来。

    尽管夜色已深,但众人还是簇拥着司马德文往台城而去。

    当夜,司马德文一家搬进了台城,暂时住进了含章殿。

    这不是司马茂英第一次来台城,但今晚真正有了自己家的感觉。

    当然,她也清楚自己一家在这里住不长久。

    司马茂英绘声绘色地讲起了群臣劝进的经过,说道:“母后,那刘二领着百官劝进,好生威风。”

    尽管她的父王已经成了父皇,但在刘义真面前还是直不起腰。

    此番入台城,也是以刘义真的定策之勋为由,执意让刘义真与他同乘一车。

    褚灵媛怀抱着幼女,淡淡道:“今日行废立之事,不过是宋公为了抬高他的威望罢了。”

    尽管已经成了皇后,名义上是天下间最尊贵的妇人,但褚灵媛心底一片平和,波澜不惊。

    司马茂英没有其母的养气功夫,如今司马德文为天子,她的一点小心思再度死灰复燃:“母后,不如让父皇降旨,将女儿许配给刘二。”

    褚灵媛闻言自嘲道:“你父皇如今做了皇帝,依然是仰人鼻息的过着生活,你呀,就不要再抱有这种非分之想了。”

    其实她能够理解女儿的想法,刘义符各方面都差了刘义真太多,眼瞅着刘义符可能要被圈禁到死,如果是褚灵媛,也会对这桩婚姻心生抵触。

    司马茂英闷闷不乐。

    褚灵媛见状,担心她以后做出蠢事,专程提醒道:“你嫁入刘家,需得恪守妇道,倘若因你而使他们兄弟反目,宋公定会迁怒我们一家。”

    “他们兄弟早就反目了。”司马茂英辩驳道。

    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