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各方反应(4000) (第3/3页)
部所有人都知道,未来的太子必定是这位皇长子。
在拓跋焘出生不久,其祖父拓跋珪就曾断言:成吾业者,必此子也。
拓跋焘也没有辜负拓跋珪的期望。
原时空中,拓跋焘十二岁时,拓跋嗣就放心让他前往北疆,整顿边防,而且干得有声有色,十六岁御驾亲征,击败柔然可汗。
相较于刘义真,他才是真正的早慧近乎妖。
“崔公。”拓跋焘回了一礼。
他的母亲姓杜,出自魏郡杜氏,是个汉人,受到其母的影响,拓跋焘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鲜卑人,至少他就很爱与人下棋。
抬起头,拓跋焘好奇道:“听闻朔方有了消息,父皇急召崔公,必有大事,我正要求见父皇,询问经过,如今偶遇崔公,还请崔公为我解惑。”
拓跋焘很敬重崔浩,主要也是因为崔浩非常受其父拓跋嗣的器重,甚至引得许多鲜卑大臣的嫉妒。
崔浩自然不会推脱,拓跋嗣因为身体的原因,并不阻止他们来往。
二人寻了个说话的地方,崔浩将自己知道的有关晋夏之战的全部事情告诉了拓跋焘。
拓跋焘听罢,惭愧道:“刘义真只是年长我一岁,就已经威震西北,而我年满十一,却还是一事无成,唉!真是虚度光阴。”
崔浩愕然,任他足智多谋,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拓跋焘又自顾自地说道:“听闻晋人遣使北上,不久将至平城,崔公,此事当真?”
崔浩点点头:“确有其事。”
拓跋焘大喜:“我当书信一封,让他们转交给刘义真。”
“不知皇长子为何要与刘义真联络。”
崔浩当然不会认为拓跋焘是要效仿赫连璝,毕竟拓跋焘的处境与赫连璝截然不同。
赫连勃勃那是明摆着要废太子,赫连璝必须自救,而拓跋嗣虽然喜爱次子拓跋丕,但拓跋焘太过出众,拓跋丕对他根本产生不了威胁。
拓跋焘听了崔浩的疑惑,笑道:“我既然听说了他的名声,他也应该知晓我的名字,我们年龄相仿,又同样尊贵,注定会是一对宿敌。”
他的言语间满是自信。
早在听说刘义真击败赫连璝后,拓跋焘便注意到了他。
如今对方斩杀赫连勃勃,平定关中,于拓跋焘看来,倒是有资格成为自己一生的对手。
......
北凉,姑臧。
西秦的使者翻山越岭,来到此地,却发现迎接他的官员几乎人人都身着旧袍,连个穿新衣服的都没有。
这让西秦使者大为惊讶。
他也不是第一次出使北凉,印象中,这些人都是出自当地豪族,日子应该也没有这么苦吧。
西秦使者找到机会,询问一位旧相识。
那位旧相识避开旁人,苦笑道:“此前刘裕入关中,刘校郎因为穿了一件漂亮衣服而被处死,如今刘义真斩杀赫连勃勃,全取雍州七郡,大王盛怒难当,满朝文武,又有谁敢再犯。”
早在西秦使者赶到之前,晋夏之战的结果就已经为北凉君臣所知,而且有一段时间了,但北凉官员们谁都不敢疏忽大意。
西秦使者听说此事,又看了看自己为了宣扬国威而穿着的华丽袍服,脸色大变,非得跟随行之人换了身朴素些的衣服,才敢去见沮渠蒙逊。
沮渠蒙逊对于西秦的提议,欣然答允。
他目前的战略重心不在南方的西秦,而在西凉。
西凉是由凉州大姓李氏建立的汉族政权,起初定都敦煌,后来迁都酒泉,与西秦、北凉并为陇右三国。
开国皇帝李暠被后来的李唐皇室尊为祖先,只不过依据后世的考据,大概率是冒认的。
沮渠蒙逊早就有吞并西凉的心思,如今西秦一心防备晋军翻越陇山,遣使与他交好,沮渠蒙逊又怎会拒绝,正好能够放心地谋划如何攻取西凉。
这也算是他近段时间听说的最好消息,因为刘义真平定关中而生出的怒气也因此消散了许多。
(感谢锦绣乾成献出的600部曲,感谢明不详献出的200部曲,感谢安静看好书献出的100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