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军议(二) (第2/3页)
具体情况,还要等战机出现的时候再作分析。
王修眼见状,不由暗暗着急,他总觉得渡河迎击胡夏的风险太大,于是出言提醒:“府主,我军倾巢北上,只留弱兵守城,一旦夏虏不与我军正面交锋,选择南渡,又该如何?”
刘义真听到这话,好悬没有笑出声来。
这可不是在换家,渭北豪强并不忠于赫连勃勃,在他南渡后,刘义真能够轻易平定渭北。
而渭南士族此前捐兵献粮,已经在刘义真的身上下了重注,沉没成本摆在那里,即使夏军南渡,他们凭借坞堡的坚固,也能守上一段时间,不可能望风而降。
且不说赫连勃勃能否在刘义真回师之前攻破长安,就算打下了长安,也将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届时,渭北士族带着部曲追随刘义真南下,渭南士族也自带部曲赶来汇合,众人围困长安,而长安的存粮本就不多,城外又都是青苗。
赫连勃勃在缺粮的情况下困守孤城,又能坚持到几时。
刘义真对王修这位长史存着几分敬意,耐心解释了其中道理,而后言之凿凿:“赫连勃勃如若敢来,长安便是他的葬身之地!”
王修不能反驳,他一个长史,不通军事,就算坚持反对也没有说服力,只得以目示意王镇恶,希望对方能够出言劝阻。
王镇恶于是问道:“敢问府主,夏虏来了多少人马?”
他刚从刘回堡回来,不知道最新的情报。
刘义真回答道:“七万步骑。”
王镇恶闻言笑道:“区区七万人而已,如今我军士气高昂,又有何惧!纵使渭北豪强临阵退缩,不敢举事,我等亦能败之!”
毕竟晋军也有六万五千将士,哪怕渭北豪强坐观成败,晋夏双方的会战兵力也相差无几。
诚然,晋军之中存在飞骑军这样的新兵,但七万夏军也不可能全部都是精锐。
“说得好!”刘义真站起身道:“我意已决,明日起,遣人在寡妇渡搭设浮桥,三日后,北渡渭水。”
如今渭水高涨,适合搭设浮桥的地方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