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军议(一) (第2/3页)
“长史放心,我当速胜。”刘义真信誓旦旦道。
然而王修脸色大变:“下吏虽然不通军务,但也听说过急胜为下的说法,还请府主切勿急躁。”
‘急胜为下’出自《尉缭子》的《兵教下》篇,强调在战争中不可急于追求胜利,认为急于求胜会导致战略失误,将帅应该注重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刘义真摇头道:“长史放心,赫连勃勃名声在外,我又怎会轻敌,只是我军难以与其持久消耗,我当主动创造战机,而非一味固守,等着赫连勃勃渡河。”
他当然明白急胜为下的道理,但刘义真也有苦衷,安定距离长安有上千里的距离,且不说山路难行,就算夏军日行五十里,也需要走上二十多天。
刘义真认为,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赫连勃勃应该是不敢让骑兵先行了,肯定是步骑并进。
如果让他在渭南等上二十多天,而赫连勃勃又不急于渡河,自己岂不是要被他耗死。
倒不如趁着夏军还没有南下,率先渡过渭水,伺机与赫连勃勃决战。
否则,夏军一旦抵达渭水北岸,晋军再想渡河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王修听明白了刘义真的意思,他更担心了,赶忙提醒道:“府主,此事还需要与王司马商议。”
“理当如此。”刘义真确实有了一个初步的作战计划,但一人计短,三人计长,他不仅会询问王镇恶的意见,也会找沈田子、傅弘之、段宏等人商议。
王修闻言,才算放下了心。
他就怕刘义真被之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自恃聪明才智,听不进将吏们的意见。
......
两天后,即二月初三,渭北各家纷纷送来消息,确定了赫连勃勃的行军路线,夏军七万步骑沿着泾河南下,如今还没有出岭北。
所谓岭北,即陇山以东,桥山以西,关中西北部的大片高原山地,连通秦凉、朔方与关中,一直以来都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
后秦开国皇帝姚苌即位后,便制定了先取岭北,再图关中的战略。
赫连勃勃叛秦以后,后秦便是倚仗岭北地势之险,抵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