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另一种打算 (第2/3页)
懂得事情的轻重。
铁路更加算得上是大明的百年民生大计,如今投入虽然巨大,但未来的收获会更加可观。
就在杨思义对于白银的流失感觉到麻木的时候,天大的好消息传了回来。
新一批的白银已经由海外运送了回来。
这一次,这些海外运送回来的白银,并没有如同往常一样,送入大明境内各大城池中的皇家银行,也不需要当做压仓银使用。
至从上一次江南银行事件发生以后,整个大明便再也没有人怀疑皇家银行雄厚的财力。
所以,这一次运送回来的白银,直接送往户部,由杨思义调配使用。
并且朱雄英直言不讳的告诉杨思义,千万不要害怕花银子,就怕银子花不出去,砸在自己手中。
如此建议,倒是让杨思义听的一愣一愣的,只要有银子,谁不会花?
按照皇孙殿下的吩咐,杨思义也过了一把花钱如流水的瘾。
……
北平城。
朱棣率兵出征以后,整个燕王府内的大小事宜全部由朱高炽处理。
并且,朱棣在临行之前,刻意强调过,无论朝廷有什么样的政令,都要执行,不得有半点的违背与质疑。
所以,朱棣离开后,朱高炽在做事的时候,比以往更加小心,生怕自己有什么地方做错了。
修建铁路需要征发民夫,消息早已经在整个大明传开。
只是如今的北方,人口并不算多。
生怕自己这边做的不够好,朱高炽甚至从燕王府抽调出一部分的人,前去支援朝廷。
可以说这样的决策,是为整个大明境内的藩王们,做了一个表率。
其他藩王也不甘示弱,纷纷派出自己的府邸的奴仆,前去帮忙修建铁路。
对此,朱雄英还刻意为朱高炽颁发一道嘉奖。
同时,之前朱雄英派人收购的京西煤矿,此时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日后蒸汽火车的运行,可是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的。
所以,如今各大煤矿的铲除,除了正常民生使用,剩余的煤炭,全部留在矿场内。
就等着铁路修通后,投入使用当中。
铁路工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可是朱雄英的目光并不止在工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