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章 流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章 流民 (第3/3页)

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户籍所在之地。

    现在因为一条鞭法的推广,户籍制度这种限制也被解除了,从头造就出“流民”。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这些“流民”中,不乏消息灵通之流。

    纷纷前往沿海的那些城市,给那些海商们打工,赚银子养家。

    随着大明国力的提升,商人们赚取的利润越来越多,这些打工者的日子,自然也会好过不少。

    现在,朝廷要修建铁路。

    自然也要为这些征发的民夫们发放足够的工钱才行,不可压榨百姓丁点的劳动力。

    当然,此事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做主的。

    所以在第二天的朝会上。

    当着朱元璋与群臣的面,朱雄英直言不讳道:“本皇孙要在大明境内修建一条铁路!”

    “凭借朝廷一己之力,恐怕难以完成这浩大的工程。”

    “所以需要在民间征发一些民夫,诸位大人可有什么意见?”

    为了避免群臣懵逼,所以朱雄英再次为众人普及一下铁路是什么东西,有怎样的用途。

    群臣自然明白皇孙殿下的意思。

    所谓征求自己的意见,并非是问朝廷是否该修建这条铁路。

    而是在询问自己,该如何征发百姓。

    各地又要征发多少人,才不会影响当地的民生及社会的发展。

    如此一来,群臣便各抒己见,纷纷将自己的想法讲述了出来。

    “皇孙殿下,臣认为,征发最好的时间便是春耕结束后,百姓们正在家中无所事事之时!”

    “这个时候朝廷主张修建铁路,便可以就地征发民夫,用来修建铁路!”

    朝堂中,站立位置靠后的一个年轻官员,主动站出来开口提议。

    这与朱雄英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

    当下点头道:“既然如此,就依照这个方法来征发民夫。”

    然后又补充道:“那些没有土地的百姓们,甚至离开家乡的流民们,想要前来帮助修建铁路的,也可以纳入进来!”

    对于这样的提议,群臣自然不会反对,因为这是仁政!

    看似如此简单的事情,却让杨思义的心中一凛。

    赶忙站出来询问道:“敢问皇孙殿下,这些民夫们工钱该给多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