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2 章 花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2 章 花枝 (第2/3页)

一下这位妇女,越看越觉得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你叫什么名字?”

    还没等赵小棠介绍,那位妇女就主动开口说道:

    “俺叫花枝儿。”

    向北突然恍然大悟,这不就是电影《1942》里面的花枝吗?他记得在电影里,花枝和其他一些人一起跟随地主,一路向西逃向陕西了。

    怎么会跑到山东来了呢?向北心里暗自思忖着,不禁开口问道:“大姐,您老家是哪里的呀?怎么会逃荒跑到山东来了呢?”

    那位大姐抬起头,眼神有些迷茫和疲惫,她轻声回答道:“东家,俺是河南延津的。俺们那儿遭了灾,听说山东这边能吃饱饭,所以俺们全家就逃荒来山东了。”

    向北听后,心中一动,他想起前世的一些事情。

    延津离山东确实挺近的,按常理来说,逃荒到山东也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然而,前世的山东估计也受到了旱灾的一定影响,花枝一家才会舍近求远,前往陕西逃难。

    不过,这一世的情况却有所不同。

    向北心中暗自庆幸,因为他的存在,一些事情发生了改变。

    一开始,他坚决禁止法币在当地流通,这一举措应该起到了最大的作用。

    由于法币的禁用,老百姓手中的钱没有贬值,这与河南的百姓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至少,他们的存款是河南百姓的十倍之多。

    不仅如此,几年前,向北还将土地分给了老百姓。

    这使得每家每户手里都有不少的存粮。如此一来,即使遇到灾年,他们也不至于饿肚子。

    再加上山东这边各地都有不少工厂,这些工厂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使得百姓们在农闲时间有了额外的收入来源。

    他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厂打工,赚取一些额外的钱财来改善生活。

    在过去的三四年里,向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山东的商业发展。

    他降低了各种商业税收,这使得商人们的经营成本大幅降低,利润空间相应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