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锦州之战 (第2/3页)
进攻。
当初,向北在索要北平和天津时,特别向鬼子强调了山海关的重要性。
这也是他为今天所做的精心准备,如今10万大军如汹涌的洪流一般,浩浩荡荡地越过了山海关。
在辽西走廊上,同盟军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这是因为日军将三个甲级师团,约9万人,都集中在了锦州战场上。
同盟军若想成功越过锦州,恐怕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锦州,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横亘在他们通往东北的道路上。
日军牢牢扼守着辽西走廊的咽喉要地,锦州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它的南面濒临渤海,波涛汹涌的海水成为了一道天然的防线。
而大凌河、小凌河等水系则如蜿蜒的巨龙,为日军提供了绝佳的防御屏障。
在这些河流的渡口和桥梁处,日军精心布置了阻击阵地,犹如铜墙铁壁,令同盟军的推进变得举步维艰。
锦州城南的丘陵地带虽然海拔较低,但却能俯瞰广袤的平原。
这里地势起伏,适合构建环形防御工事,犹如一道钢铁长城,牢牢控制着城南的主干道,如连接葫芦岛的交通要道。
此外,锦州城南的沿海港口也是一个潜在的突破口。
日军在那里部署了岸防炮、地雷区和海军舰艇,形成了严密的协防体系,以防止同盟军从海上登陆并对其进行包抄。
不仅如此,日军还以锦州城为核心,在城南外围构建了坚固的野战工事。
这些工事不仅包括传统的战壕和掩体,还巧妙地结合了钢筋混凝土碉堡,使得防御更加坚固。
在道路和开阔地上,日军埋设了大量的地雷群和反坦克壕,这无疑给同盟军的机械化部队推进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同时,他们还善于利用植被和地形,设置伪装阵地,让同盟军的侦察变得困难重重,从而达到迷惑同盟军的目的。
关东军司令官美治郎曾经断言,别说是区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