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4 章 自我鞭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4 章 自我鞭策 (第2/3页)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建立了末位淘汰制。

    对于那些每周都无法完成工作任务的战俘,将公开进行优化处理,以激励其他战俘更加努力地工作。

    对于每月完成任务数量排名末尾的人,也要进行优化处理。

    要让鬼子形成自我鞭策的氛围。

    向北压根就没打算让任何一个鬼子有活路。

    通过这种公开且残酷的方式,让那些战俘们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努力完成任务,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这样一来,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鞭策意识,拼命去争取更好的成绩,以避免成为下一个被绞死的倒霉蛋。

    如此一来,整个管理机制变得异常高效。

    战虏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会全力以赴地去完成任务,甚至会相互竞争,力求在排名中名列前茅。

    这种竞争氛围不仅激发了他们的潜力,还使得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为了能够选拔出更为优秀的战俘管理人才,向北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采取一种特殊的选拔方式。

    他特意挑选了那些老家被日军占领的士兵,因为这些士兵对于日军的暴行有着切肤之痛,他们对于管理战俘可能会有着更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而对于各地区战犯管理所的所长人选,向北则决定优先由金陵招聘的军官来担任。

    这一消息一经发出,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

    尤其是那些祖籍金陵的军官们,他们纷纷踊跃报名,希望能够有机会担任战犯管理所的所长。

    向北深知没有比他们这些人,更适合担任这一职务的了。

    因为这些军人,无论是家人或是亲戚,总有人在那场屠杀里遇难。

    向北给他们提出的唯一要求,便是每个月的死亡名额。

    具体来说,就是在每一万人口中,每个月必须要有一百人的死亡名额。

    也就是1%如果无法完成这个任务,那么相关人员将会被扣除整整三个月的工资。

    这一下山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