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12章 最困难的问题,最简单的方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卷 第12章 最困难的问题,最简单的方法 (第3/3页)

始向太空进行长波辐射散热时,我们将另一层……白色的膜,升到百米左右的低空!”

    “白色膜,或者说高反射率的膜,可以像镜子一样,将地面向上辐射的热量,再反射回地面!”

    “这就相当于,在夜晚,给大地盖上了一层真正的保温被,极大地延缓热量的流失!”

    “一吸,一存!一黑,一白!”

    “如同一呼一吸,如同太极两仪!”

    “我们用这种最‘笨’的办法,在太阳和大地之间,建立一个全新的、人为的热循环!”

    “这样,就能强行将地表的温度,锁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

    “我……我刚刚用个人终端做了一个最粗糙的建模……”

    周喆举起手腕上的终端,将一幅布满了复杂曲线的图投射到大屏幕上。

    “如果……如果我们能覆盖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国土面积。”

    “理论上,我们可以将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延缓……十三到十六天!”

    轰!

    周喆的话,如同一道贯穿天地的惊雷,在每个人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这个方案……

    太简单了!

    简单到粗暴!

    简单到……近乎于一种返璞归真的哲学!

    没有复杂的化学反应,没有浩渺的太空工程,只是用了最基础的物理学原理——

    黑色吸热,白色反光!

    但是……

    “简直是胡闹!”

    一位老资格的工程学家立刻站了起来,厉声反驳。

    “覆盖整个龙国绝大多数的土地?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概念?”

    “你说的膜,需要多少?几亿吨?几十亿吨?我们去哪里找这么多材料?”

    “就算有,十五天的时间,我们怎么可能生产得出来,又怎么可能铺满整个国家?!”

    这个问题,无比现实,也无比尖锐。

    这几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工程奇迹。

    然而,面对这位权威的质问,年轻人周喆却并没有退缩。

    他扶了扶眼镜,说出了一句让那位老工程学家都为之一愣的话。

    “我们……不需要专门生产。”

    “我们需要的膜,就是最普通的——”

    “农用塑料大棚膜!”

    “黑色的遮光膜,和白色的保温膜!”

    “根据我们工业部去年公布的数据,我国仅农用塑料薄膜的年产量,就达到了三百万吨以上!”

    “算上历年的工业库存和战略储备,这个数字还要翻上几倍!”

    “这些材料,我们有!而且,现在就堆在全国各地的仓库里!”

    全场,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个惊人的事实给震住了!

    是啊!

    谁能想到,解决这个行星级灾难的关键,竟然不是什么高深的尖端科技,而是……

    家家户户的农民都再熟悉不过的,塑料大棚?!

    一个平日里最不起眼,最廉价,产量却大到恐怖的工业品。

    在这一刻,竟然成了拯救文明的诺亚方舟!

    “可……可是……这太简陋了!”

    另一位科学家提出了质疑。

    “用塑料膜覆盖大地?风怎么办?一场大风就能把它们全都撕碎!”

    “还有生态系统,植物怎么办?这简直是……太粗糙了!”

    质疑声此起彼伏,这个方案虽然理论上可行。

    但执行起来的难度和不确定性,让这些严谨的科学家们充满了疑虑。

    就在整个会议室陷入新一轮激烈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

    “滴——”

    主屏幕上,一个加密通讯请求,以最高优先级强行接入。

    林云那张布满血丝,却意志如钢的脸,再次出现。

    他显然一直在旁听这场会议。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了那个紧张而又倔强的年轻人,周喆的身上。

    “这个方法,可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