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投降输一半 (第2/3页)
,也不是人人都出仕为官,总要有人来打理家业的。
石守信拿出那份“借据汇总”,在手中展开,有些疑惑的问道:
“不知道你是哪家?”
“裴氏子弟,裴黎,字伯宗。”
裴黎对石守信作揖行了一礼,脸上的表情略有些拘谨。
“嗯,裴氏在当年淮南首叛时,找典农中郎将借过五万斛粮食,借据鄙人亲眼核验过。你能说说裴氏借这些粮食是为了做什么吗?
五万斛,不少了,你们家几口人,要吃五万斛粮食?”
石守信抬起头看着裴黎询问道。
是为了……裴黎瞬间卡壳了,他总不能说当年就是担心司马家镇不住场子,所以才趁火打劫薅羊毛吧?如果司马氏被掀翻,那么这五万斛粮秣就不用还了呀!
看到裴黎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石守信又“恍然大悟”一般拍拍脑袋说道:“这件事有点久,你可能不记得了。诸葛诞之叛应该是不远的事情吧?啧啧,那时候你们家足足借了十万斛啊,借这么多粮食,该不会是想配合诸葛诞招兵买马吧?”
石守信微笑问道,只是这笑容怎么看怎么有些冷峻!
裴黎瞬间如坠冰窟,因为……石守信还真踏马说对了!当时就是因为司马昭带着大军在淮南对阵诸葛诞久攻不下,将近一年时间,河东大族才做了两手准备。
如果司马家被诸葛诞掀翻,那为了自保,裴氏可不得招兵买马么!没有粮食,招个什么兵啊!
“谒者,这件事别有内情,裴氏借粮,只是为了赈灾,赈灾而已。”
裴黎讪笑道,早已没了刚才的气势。他还想狡辩,却见石守信抬起手,示意他闭嘴。
“我就给你们交个底吧,河东的典农中郎将因为这件事,已经准备向朝廷自首了!
到时候,大将军若是怀疑他在配合某些人谋反,肯定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既然诸位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石某只能秉公办事,将情况报与大将军了。”
石守信摇头叹息道,一个劲的啧啧感慨。
“谒者,我卫氏绝无此意,都是误会,误会,这件事万万不可报与大将军。”
一旁坐如针毡的卫寔,连忙打圆场说道。裴黎这个小年轻不会说话,卫寔人到中年还不懂这些套路吗?
如果真要置他们于死地,派兵上门抓人再抄家就行了,何必绕这么多弯子呢?
“你们有自己的困难我知道。
但是大将军伐蜀在即,粮秣奇缺,所以这些欠条上的数目……不能当做不存在。
这样吧,你们今年先还半数,剩下的,分两年还清。
如何?”
石守信沉声问道。
在场众人都松了口气。
分批借的粮食,很多都用来周转了,如果一次拿出来,那还不如要他们的命。
现在只要一半,已经是很宽容了。再说了,借的粮食本来就该还呀,他们赖着,是仗着司马昭不可能因为这点事就得罪他们。现在吐出来,不赚不亏!
“谒者所言极是,我等一定照办。”
卫寔点头说道。
“但是。”
石守信忽然大喊了一句,在场众人都是屏息凝神,知道真正的“肉戏”要来了。
“大将军对河东大户当初在淮南三叛时的作为,依旧是有些疑虑,他始终都不明白你们那时候借粮是为了什么。
不如每家写一封悔过书,由石某带回洛阳,在大将军那边也有个说法,这样如何?”
写悔过书,那就是公开表态了,这种事情可不能随便做。
在场众人都是沉默不语,唯有河东太守王濬看着石守信,似乎明白了他的想法。
石守信看了看这些人脸上的表情,心中暗暗庆幸。
司马氏这些年的残暴与言而无信,已经让很多世家大户都心惊胆颤,并且引为禁忌。要他们补齐粮秣,他们一句话反对的话都没有。然而要他们写悔过书,一个个都像是被毒蛇盯住一样,面孔都有些扭曲。
“这个悔过书,不能写。要不这样,我们想办法把历年借的粮食都补齐,然后让典农中郎将把借条都烧掉,只当是一切无事发生,这样如何?”
卫寔询问道,已经亮出了底牌。
“这样,会不会有点为难啊。那可是一百多万斛的粮秣,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石守信故作为难道。
“不麻烦,真的不麻烦。”
卫寔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虽然心中十分肉疼,却也明白,能把证据销了,那便万事大吉。司马昭这个人心眼小,这件事留底,始终是个祸患。
“那行,我这里有一份倡议书,你们在上面署名吧。”
石守信从袖口里掏出一封帛书,只见上面写着:听闻朝廷要对外用兵,我等河东大族也想出一份力。此前借的粮秣,这次一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