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章 及格不是我的上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8章 及格不是我的上限 (第3/3页)

矩蹑手蹑脚的走过来,在王濬耳边嘀嘀咕咕说了半天,面色非常忧虑。

    听完儿子描述,王濬的心亦是一点点下沉。

    “麻烦来了,夫人先歇着吧,我要去接待朝廷派来的使者了。”

    王濬看着徐氏长叹一声,跟着王矩去了书房。

    不一会,那位朝廷的使者被带到,正是石守信无疑。

    “王府君,鄙人石守信,字敢当,乃是司隶校尉旗下假佐,我从洛阳而来,到河东公干。”

    石守信言简意赅的介绍了一下自己,却并未说具体是因为什么而来。

    王濬瞥了一眼站在身旁的次子王矩,轻轻摆了摆手。后者便不动声色退出了书房,带上门并守在门口。

    “不知谒者找王某何事?司隶校尉……好像与某没有什么交集。”

    王濬面色平静问道,他虽然还能保持面上的平静,但心中却已经起了惊涛骇浪。

    司隶校尉旗下的人找茬,想想也知道没什么好事!

    “某这里,有一份朝廷档案的誊写,王府君有没有兴趣看一下?如果没有兴趣,那某只好回洛阳以后,给大将军看了。”

    石守信看上去非常沉稳,不苟言笑,亦是不咄咄逼人。站在那里如青松挺立一般,不卑不亢。

    王濬伸出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石守信从袖口里摸出一个卷轴,将其摊开放在桌案上。

    然后,就这样静静的看着王濬,什么话都不多说。

    只见这卷轴纸上写着:河东裴氏,向屯田治所粮仓借了多少多少斛军粮,后面写着“一”“三”,河东柳氏,多少多少军粮,后面写着“一”“二”。

    这玩意就是一份借据的抄录集合,只是后面标注的“一二三”让人不明所以。

    “王府君,石某想问你一句,不知道这些借粮的事情,是不是真的。”

    石守信看向王濬询问道。

    “呃,这些事,王某略有耳闻,确有其事,但一直未有实证。

    借粮之事板上钉钉,不过这数目王某并未勘验过。”

    王濬一边解释,一边不由得额头上冒虚汗。

    “王府君就不好奇么。

    每一条后面那些一二三,乃是在下去粮仓查证后标注的,您就不好奇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么?”

    石守信笑着问道,只是这脸上的笑意,看着有点冷。

    “是何意呢?”

    王濬问道。

    “一代表淮南一叛时借粮,二代表淮南二叛时借粮,三则是代表淮南三叛时借粮。

    我这么说,王府君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么?您是真糊涂呢,还是装糊涂?”

    石守信用食指敲击了一下桌面,此刻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假佐,还带“权”字,但他的能量之大,绝对不是王濬可以轻视的。

    王濬忍不住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他知道,自己的麻烦来了。

    淮南叛乱,河东的世家居然找屯田的典农中郎将借军粮,他们是想干什么?

    是想配合造反呢,还是造反呢,还是……造反呢?借那些粮食,总不会是自己吃的吧?

    难道一口气吃几万斛?

    会不会,是为了背刺已经出兵淮南的司马家呢?

    或许是,或许不是,所以,还是让司马昭看看,让司马昭来判断一下比较好,对吧?

    那么作为河东郡的太守,郡内有这么大的隐患,这究竟是因为能力不足失职呢,还是因为跟河东地方的大户沆瀣一气呢?

    很多事,可经不起推敲和细查啊!

    “谒者若是要对付王某,直接索拿便是,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既然愿意书房密谈,那自然是有妥善的处置之道,您有话不妨直言。”

    王濬沉声说道,已经不打算绕弯子了。

    石守信点点头道:

    “王府君是明白人,我就这么说吧,大将军有伐蜀之意,这个朝野皆知。

    所以他很在意,河东郡内大户,对他到底忠诚还是不忠诚。

    王府君,您说,您忠诚么?

    如果忠诚的话,该怎么证明给大将军看看呢?

    如果这封文书送到大将军府,您这河东郡太守,只怕已经当到头了。”

    石守信敲打王濬道,打消了对方心中最后一丝侥幸。

    司马家是搞背刺起家的,所以就格外看重别人对他们是不是忠诚的!

    光嘴巴说是没用的,司马懿当年甚至还指洛水为誓呢!

    要证明“忠诚”,得有具体的行动。

    “请谒者示下!王某肯定是有诚意的。”

    王濬急得满头大汗,就差没说直接给石守信跪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