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序章14 真诚才是必杀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序章14 真诚才是必杀技 (第1/3页)

    几个月时间不长,但却可以发生很多事。

    就在石守信在掖庭监牢的这几个月里,洛阳城里接连发生了许多大事。

    首先就是司马氏的合格工具人郭太后,在与司马氏公开决裂后,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病故了。

    百官们为郭太后服丧,满城素缟三日。

    郭太后年纪大了,病故无甚稀奇。令人惊爆眼球的,是她的身后事。

    这位郭太后,在司马家的阴影下苟活了大半辈子,堪称是点头机器。基本上没怎么给司马氏制造过大麻烦。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她察觉到自己已经大限将至,居然豁出性命雄起了一把!

    宫女在清理郭太后的遗体时,在郭太后穿的鞋垫下面发现了一封“遗书”。

    在这封遗书中,郭太后明言:

    因为我在高贵乡公那件事上得罪了大将军(司马昭),所以很可能死于非命。死到临头,我才想起我这一生蹉跎了太多,有些话不得不说出来。

    我乃一介老妇,死了也是命数如此,并不值得可惜。只是悔恨这些年无力阻止司马氏篡夺权柄,对不起曹氏。

    曹髦之死,更是我的责任。每每想起这些事,都令人潸然泪下,痛彻心扉。

    希望我在九泉之下,可以得到曹氏先辈的原谅。我在时还可以照拂一些朝中的正直之士,我死后,他们肯定会被大将军打压屠戮。

    我一个糟老太婆,即便是三岁孩童也打不过,更何况是权柄熏天的司马氏呢?对于朝中之事,实在是无能为力。

    希望这些忠直之士看到这封遗书后,能够谨慎为官,不要枉送了性命吧。

    先帝啊,我真是愧对于你啊。

    唯愿朝廷安葬我的时候,能够用纸将我的脸遮住,以平民之礼下葬,免得让九泉之下的先帝看到我就生气。

    随着这封遗书的曝光,朝野震惊!沸反盈天!

    得知此事的司马昭,气得当天就砸烂了大将军府书房里的所有器具!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郭太后深知自己身体已经不行了,于是她要把受了几十年的气,一口气发出来。

    司马氏,把欠我的尊严还回来吧!

    郭太后临死之前,用淬毒的匕首,背刺了司马昭!

    这一刀,实在是伤司马昭很深!

    永远不要低估女人玉石俱焚时的癫狂与放纵!

    什么家国天下,什么政通人和,都是狗屁!死多少人老娘也不在乎!

    死亡就在眼前的时候,郭太后就一个念想:

    司马昭,让我狠狠扇你几耳光出口恶气!

    郭太后刚刚病故没几天,司马氏政治盟友中的重量级人物,颍川陈氏陈泰。

    在家中病床上气得呕血身亡。

    他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这个时候死,似乎是印证了郭太后遗书里面那句“正直之士恐死于大将军之手”。

    搞不好,是陈泰想以自己的生命,让家族洗刷被沾染到的司马家晦气呢?

    反正死人是不会开口的,最尴尬的人就是司马昭了。

    这还没完呢。

    中散大夫,名士嵇康,向朝廷辞官,直接把官袍放在衙门办公的桌案上,然后扬长而去,回家乡闲居了。

    连个招呼都没打。

    此前司马昭为了巩固统治,大量招募民间的所谓“名士”,其实也就是那些还没做官的天龙人和寒门子弟,到大将军府里面担任幕僚。

    李胤这样的人,当年就是这样开启仕途的,乃是司马氏收买人心的重要手段。

    然而郭太后的遗书一出,很多已经答应出仕的名士,纷纷辞官归乡,不跟司马昭玩了!

    眼见局面有崩坏的危险,钟会对司马昭建议:向朝廷上表,请辞大将军!

    当然了,这不是真辞职,而是让新天子曹奂推拒一下,就算是对这件事有个交代。

    然后,低调处理,不管郭太后遗书怎么说,她毕竟已经死了。

    只要司马昭不尴尬,那尴尬的就是别人!

    你是厉害,我吵架吵不过你这个死人,所以我捂住耳朵总可以了吧?

    死人,会慢慢被活人遗忘的。

    非议,也总有平息的一天。

    司马昭决定耍无赖装死!

    不得不说,司马氏这一招确实好用,正面干不过,那就拖着呗。

    这件事的始末,羊祜也跟石守信说过了。石守信只是点评说: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此时二人已经离开掖庭,在洛阳宫南面的少府衙门上班了。

    说是上班,其实就是抄书和画图。

    羊祜将书库中重要的书籍挑出来,石守信将其誊写在纸上。不是发圣旨的绢帛,而是真正的纸。纸张轻便容易携带,将竹简书复刻成纸张书,也是少府的工作之一。

    离开掖庭监狱的第一天,石守信就委托羊祜为保媒人,去李家提亲走程序。现在他已经不能跟李婉见面了,更不能上门。

    而李婉也被禁足,不许出家门,要等待婚礼的那一天过门。

    如今石守信住在洛阳东郊的一处农庄里,有两家佃户做邻居,“共同”打理这一百亩良田。土地并不需要石守信打理,他只需要秋后去收租就行了。

    羊祜给的俸禄很“寒碜”,只有每月二十斛去壳谷物,有小米和麦子,居然是按天发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