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6 高贵乡公儿天子 (第3/3页)
。
大丈夫建功立业最重要,成家可以先放一放,反正纳妾管够,又不耽误你传宗接代。”
石崇跟后世那些无良老板一样画大饼。
“六郎,某只是在感慨三日后的凶险。”
石敢当打断了石崇的喋喋不休。
要不然,等会的话题,肯定是讨论李婉的胸部有多挺拔,屁股有多翘,腰有多细了。
石敢当已经把李婉看作是自己的禁脔,见不得他人议论。
石崇杀他认为“不算人”的那些人时,很干脆也很高冷。但是他把你当做可以商议大事的人以后,话很多,也肯掏心掏肺。
这是个很真实的人,又明又昏,又好又坏,又上进又下贱。
石崇感慨道:“天子居然以为在皇宫外面可以杀大将军,大将军居然认为天子会在皇宫内动手,当真是不可思议。”
他依旧觉得曹髦不至于说“自爆”,不过这位天子想杀司马昭倒是真的。
二人闲扯到入夜,宫里打更报戌时的时候,石敢当站起身,举着一根火把走出了屋舍,此刻已经是漫天星斗。
石崇和他一起出来,目送他朝着天子寝宫而去,长出了一口气。
其实石崇觉得这件事如果他不参与的话,估计也是无喜无悲,无事发生。
但是石崇着急啊!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改天换地的时刻,过往的一切都要重新洗牌。
石崇想赌一把大的!反正身上套着“安全绳”不怕摔,不像石敢当那样是裸奔。
这把若是赌赢了,得到的好处之多,不敢想象!
……
天子曹髦今年二十岁不到,精力非常旺盛。
虽然已经入夜,但他依旧在御书房里查看洛阳城的地图。
正当他看得入神之时,李昭悄然而入,在曹髦耳边低语了几句。
“那个随从?”
曹髦面露惊讶之色。
白天的时候,他只注意到了石崇,并未注意石崇身边那个随从。
在曹髦看来,即便是来,也该是石崇来才对。
“或许是石崇担忧得罪陛下,所以派人来试探一番吧,他毕竟是石苞嫡子。”
李昭在一旁解释道。
石苞的分量,曹髦是明白的。他微微点头,示意李昭将那位随从引进御书房来。
不一会,石敢当被带到,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观察曹髦。
只见这位大魏天子,脸上愁容郁结,不复白天在武库观摩军士操演时的斗志昂扬。
石敢当有所领悟:感情那些表面光鲜,都是装给下面的人看的啊。
也是,就算是天子,就算在诸如钟会等人口中那般颂扬的英明神武,曹髦也不过二十岁。
他只是个年轻人,却不得不跟司马昭这样的老狐狸老硬币斗争。
其中的压力与辛酸有多少,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你是何人?”
曹髦开口询问道,语气平静甚至是有些漠然。
“石敢当,石苞义子。”
石敢当沉声说道。
听到“义子”二字,曹髦都忍不住笑了。
他面带戏谑问道:“是吕布那种义子么?”
其实义子自古就有,甚至三国早期,都还颇有些分量。
但随着“世兵制”的推广与普及,义子二字有了更多的含义。义子越来越多,分量却越来越轻。
世兵制的规则下,部曲中的强力人物,经常会被大将收为义子。有些义子甚至可以跟大将的女儿或者侄女成亲,这年头很多将领都用这种办法巩固军权。
朝廷变了,阵营变了,只要部曲不变,他们的军权就不变。
怎么让部曲跟自己一条心,关键时刻不背叛呢?
收义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诸如东吴的将领投靠魏国,很多人都是带着部曲过来的。过来以后这些部曲跟着将领走,根本不受朝廷控制。这里头究竟有多少义子,那就很难说了。
石苞每次用兵,身边都有义子跟随左右,冲锋陷阵。
“某有私密话想跟陛下说,不知……”
石敢当瞥了一眼旁边站着的李昭说道。
“这是朕的心腹,你但讲无妨。”
曹髦断然拒绝。
“那某就无话可说了,有些话,只能陛下一人听到。”
你三天后都要变成死人了,还在我面前摆什么谱,看不起谁呢!
石敢当也来了气,寸步不让。
听到这话,李昭尴尬一笑,随即悄然退出御书房。
“现在你可以说了吧,朕的耐心有限,你长话短说!”
曹髦不耐烦的催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