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2章 重回林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32章 重回林城 (第2/3页)

记了多年前京州宾馆的事,先是笑着让祁同伟落座,寒暄了几句家常,然后又充分肯定了祁同伟在吕州这几年取得的成绩。

    祁同伟谦逊地一一回应。

    虽然赵立春明显在刻意放低姿态拉近距离,但是谈话的氛围始终不如跟梁群峰那样自然。

    客套话说完之后,赵立春才话锋一转,谈起了正事:“最近省里准备调整一批领导干部。组织部门的初步意见,是准备让你接任吕州市委书记,同时让高育良同志去林城市担任市委书记。”

    “但是,林城这几年的发展不尽如人意,情况比较具体。育良同志学术功底深厚,但缺乏基层历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经验,我担心他过去之后,难以打开局面。”

    赵立春一边组织着语言,一边不急不缓地道:“你在林城市林远县干过,经历过富源煤矿那样的大案要案,在林远县乃至林城市都有一定的威望。”

    “从我个人的角度,更倾向于由你去林城担任市委书记,把那里的工作彻底理顺。”

    “只是林城相比起吕州,工作难度更大,基础更差,对你而言是有点委屈的,所以我想听听你个人的看法。”

    赵立春说完之后,象征性地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茶,算是给祁同伟留了一些思考的时间。

    祁同伟没有马上回答,心里在飞速权衡着利弊。

    林城这些年的情况他一直都有关注。

    郑铁军当年以铁腕手段对林城的治安和政治生态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全市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秩序确实有了显而易见的改善。

    但他毕竟是公安系统出身,对经济民生这块不是很擅长,遗留了很多问题。

    而郑铁军的继任者,也没能化解掉那些问题,反而让林城市的局面持续恶化,甚至连社会秩序都出现了明显反弹,确实需要一个有能力有魄力的人去力挽狂澜。

    相比于已步入快车道的吕州,去林城收拾残局的风险明显更大。

    但祁同伟偏偏就喜欢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与其在吕州按部就班地进步,他更愿意去林城这种地方,在一片废墟上实现从无到有、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

    另外,确实如赵立春所言,自己的老师高育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