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惠龙集团 (第2/3页)
项目15个,投入了全县能动用的大部分财力物力,干部群众热情非常高!”
“您看前面那片工地,就是连接柳林镇和县城的柳金线,路基已经基本成型……”
随着李达康的介绍,车队很快停在了一处热火朝天的修路现场。
数十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在初具雏形的路基上忙碌着,这样的场景,让祁同伟回想起了在红山乡的那一年,不由得感慨道:“易书记,李县长,你们能下定决心自力更生搞交通,真的很不容易了!”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老百姓总结出来的硬道理。”
“我在岩台红山乡当副书记的时候,条件比金山县还艰苦,就是因为修了一条红吕快线,才彻底改变了红山乡积贫积弱的面貌。”
李达康立刻接话道:“我们这次搞交通会战,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您红山经验的启发和鼓舞!我们就是想着,您能把红山那样的穷山沟变成小康乡,我们金山底子薄,咬咬牙把路修好,一定也能闯出一条生路来!”
这个马屁拍得那叫一个应景,祁同伟却不置可否,微微笑了笑,继续道:“道路是发展的血脉,道路通,百业兴。”
“有什么困难,市里能支持的,一定尽力支持!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把这场交通大会战打好,为金山的长远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祁同伟目光投向远处,好奇道:“我看施工的工人当中,有不少妇女和老年人,这些都是附近的农民吗?”
李达康立刻点头回应:“您观察得真仔细。是的,这些基本都是沿线村里的群众。”
“我们县里在项目招标和签订施工合同时,就有明确的书面协议条款,硬性要求各中标建设方,其用工总量里,金山本地的劳动力占比不能低于百分之二十。”
说到这里,李达康犹豫了一下,道:“有个事情要给您报告一下,金山县目前开工的十几个交通项目里,有接近一半是由省城的惠龙集团在负责承建。”
他边说边留意着祁同伟的反应,见对方神色如常,才又小心地补充道:“这家公司是……是赵瑞龙和他二姐赵小惠合伙办的。”
“当然,所有程序都是严格走正规招标流程确定的,资质和报价都符合要求。”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