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战争阴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章 战争阴云 (第3/3页)

《解放日报》《文汇报》。

    每天晚上,等冬梅睡熟后,他便在昏黄的油灯下,逐字逐句地搜寻着关于潮鲜半岛的只言片语。

    “李承晚发表强硬讲话……”

    “美舰在本子海频繁活动……”

    “6月17日,美外交政策顾问约翰·福斯特·杜勒斯视察三八线,被视作严重挑衅……”

    这些零散的报道,在旁人眼中或许只是国际版面上无关痛痒的边角新闻,但在祁振国看来,却是一片片越来越浓密的战争阴云。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指尖划过报纸上的铅字,仿佛触摸到了长津湖的刺骨严寒。

    梦境里,他虽未参战,却一直通过战友的来信和各方的新闻报道,密切关注着第九兵团的动向,所以很清楚那场战役有多么惨烈。

    非战斗减员超过三分之一,一个残酷到让人不能直视的数字。

    因为对严寒的准备不足,无数年轻的生命还没见到敌人,就倒在了零下四十度的雪地里……

    甚至出现过整整一个连队的官兵,成建制被冻成冰雕!

    “必须要做点什么!”他喃喃自语,手指重重敲击着桌面。

    如果记忆没错,6月25日,潮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战争将全面爆发。

    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就算他主动向国家报告自己梦境中的一切,等到信息层层审核传递到顶层,只怕也来不及了。

    他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尽可能地去改变一些东西。

    而战争一旦打响,所有人员必然要立即归队,到时候再想做点什么就更不方便了。

    所以,留给他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只有一周不到。

    到底能做些什么呢?

    祁振国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梦境中对未来的“预知”。

    运力紧张、物资短缺、严寒……这些都是横亘在第九兵团前面的大山。

    他闭上眼睛,努力在梦境的记忆里挖掘细节,试图找到破局的关键。

    忽地,一个名字突然跳进了祁振国的脑海。

    荣毅,上海滩著名的爱国商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