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 第 14 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14 第 14 章 (第1/3页)

    顾闲第二天就开始刷科举真题。

    科举考的是四书五经,四书他算是通读过的,像给上句接下句这种倒很简单,遇到要他解释某句话含义的内容他也能自由发挥,答得还挺像那么一回事。

    唯一让他为难的就是不知该选五经中的哪一经,最方便的当然是跟着张居正选,连买书的钱都省了,张居正家里有的是,还能跟张敬修他们探讨交流。

    不过顾闲拿着《礼记》翻来覆去,总觉得兴趣不大。

    他果然是个俗人,不太喜欢写满条条框框的《礼记》。真要选这个当本经,还不如学个《易经》呢,考不上说不准还能编点玄之又玄的话去当算命先生忽悠人,多实用!

    张居正每日都要去上衙,顾闲白天写题写纠结了,就去找王世贞聊起这事。

    面对一点都不见外的顾闲,王世贞也渐渐接受了这位“小友”。他说道:“是该考虑这件事了,下次县试在明年二月吧?”

    顾闲连连点头,他虽没参加过县试,但具体时间还是知晓的。

    童子试要考三轮,县试、府试、院试,一般而言二月考县试,通过者获得府试资格;四月考府试,通过者获得院试资格。

    至于院试,那就是对所有考生来说都非常重要的一道坎了,跨过这道坎就是正儿八经的秀才。

    对小老百姓来说,考上秀才最实惠的就是可以给家里挣两个免役名额!

    没办法,官府摊派下来的劳役实在太多了,别提运输木材之类的常规活计了,就连新县令上任翻修县衙都得征召你过去干活,实在叫人苦不堪言。

    更可怕的是,官府一边让你打白工,一边赋税还是照收,遇上灾荒年可不就家破人亡吗?

    顾闲他哥就考了个秀才,后来屡试不过才歇了心思,要不然考个举人待遇更高。

    顾闲两辈子都没进过考场,不过从旁人的反应也知晓自己应该是有点儿读书天赋的,就是不知道这天赋能在科举上起多大的用处!

    没来京师前顾闲还没有去应试的打算,来了京师后想到几十年后山河破碎,心里便不太得劲。

    哪怕自己不一定能活那么久,自己的子侄们总是能活到的,到时难道要让他们再经历一遍自己曾窥见过的惨烈时代吗?

    世道一乱,什么恶事都有可能发生,人命还不如猪狗值钱。

    顾闲也不知道往后有没有机会改变整个大明的命运,但看张居正他们的态度就知道了,早早去考个正经出身总不会有错。

    没个功名在身,你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

    你菜做得再好,人家遇到家国大事会听你一个厨子的意见吗?

    还是得考!

    不想跟着张居正选治《礼记》不要紧,这不是有个现成的治《易经》的老乡吗!

    王世贞听顾闲有意向治《易经》,点着头说:“我这段时间都借住在法华寺,你有什么不懂的大可来问我。”

    若说一开始还有点不适应顾闲的热络,顾闲多来了几趟以后王世贞便习惯了,哪天顾闲不过来他还觉得静悄悄的。

    出门在外听到乡音,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种难得的慰藉。

    顾闲本就不是会跟别人客气的人,听王世贞这么说便开始顺杆爬:“我会的,往后我每天都来寻你!”

    王世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