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 11 章 (第2/3页)
是订做个大大的陶瓷缸,中间放置净化水质的过滤层,底下安装个拧动出水的水龙头。
这些配件全都得定制,成本当然不低,但达官贵人用的东西哪有便宜的?你要是弄些便宜东西卖他们,他们看都不会多看一眼!
这都是以后需要考虑的事了,当务之急是要先把竹炭用起来,可不能让府里白花钱!
顾闲一整天都在捣鼓那堆竹炭,到下午张敬修他们散学回来才想起自己书还没看呢,忙收起家伙读书去。
临时抱佛脚之余,顾闲还是顺手给今天的晚饭添了道菜——清蒸鲈鱼。
别看“清蒸”两字那么简单,仿佛只要放进锅里蒸熟就成了,实际上想把鱼蒸得好吃可不容易。要不是今天的鱼瞧着又新鲜又好,顾闲也不敢选这种做法。
张居正这天上桌一看,又瞧见那摆成鱼跃龙门状的清蒸鲈鱼。
他不太喜欢吃鱼,觉得这玩意腥味太重,吃完味道久久不散,实在叫他难以容忍。若是想彻底遮掩住腥味,往往又得加很多香辛料,滋味过于浓郁,尝不出鱼肉本身的鲜美。
总而言之,清蒸鱼不是张居正的心头好,平时顶多意思意思地吃上几口。
可想到顾闲前几天展露出来的手艺,张居正只迟疑了一瞬就把筷子伸向了那盘清蒸鲈鱼。
那鱼肉光润莹白,肉质细腻而紧实,夹起来竟不会散架。入口一尝,那更是鲜美异常,丝毫没有鱼肉常有的腥气。
桌上人多,顾闲也顾不上讲讲这鲜嫩的鲈鱼是怎么做出来的。
等到吃饱喝足,他才给张居正说起这里头加了他提炼出来的白糖。蒸鱼的时候加上那么一小把,去腥提鲜效果特别好!
张居正微讶:“倒是吃不出甜味。”
顾闲说:“鱼肉本身就是鲜甜的,少少地加一点也不明显,过几天包粽子就能尝出来了!”
白天曾跑去观摩顾闲提炼白糖的张简修忍不住跟张居正描述当时的情况:明明是黑黑的炭弄下去,过滤出来的糖水却越来越白,真是太神奇了!
张居正倒是听人说起过市面上那些白糖的做法,据说是南边的商贾用黄泥水把黑糖给脱色成了白糖。
用竹炭来制白糖的办法倒是闻所未闻。
张居正道:“你这法子倒是新奇。”
顾闲道:“也不新奇了,我早几年就跟我朋友研究过。他这些年就在江南一带做白糖生意,每年都给我分润来着!”
可惜他在吃这方面太舍得花钱了,每年的分润钱有多少吃多少,常年处于钱袋空空的可怜状态。
张居正见他一脸“我怎么这么穷”的愁容,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还以为他只是把自己家给吃穷了,原来他还有别的进项?
看来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句话还真不是白讲的。
张居正开始考虑要不要多给人写几篇文章了。
大明官员的俸禄不高,大家额外的花销大多得靠自己想办法挣。
当地方官的话来钱的办法比较多,而当京官的来钱路子就比较单一了。
一是收别人的孝敬。
这个是有风险的,说难听点就是贪污受贿。必须是信得过的自己人才能收,否则回头人家告你一状,你官都可能当不下去!
二是收点儿润笔费。
底下的人升迁、调动或者家里办红白喜事,需要写点文章纪念一下,诚心诚意求到你面前来,你作为一个关爱下属的上司答不答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