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春种 (第2/3页)
豆,绿豆不光解暑,还能做成粉条粉丝。豌豆红豆也种了一些。
还有一把花生种子,见缝插针的种在了各个角落的小块地里。不是说明朝传过来的吗,现在的时间线才相当于宋朝。浙江遗址那里不是发现了花生吗,再说了,都蝴蝶掉一个大一统王朝了,结束乱世的皇帝都换人了,有些不一样的作物,不也很正常吗。
还在一些树荫里种了些爬藤类的瓜类,比如黄瓜丝瓜葫芦之类的。可惜在镇子上没有找到南瓜的种子,据说这时候东南沿海已经有人种植了。
院子里的菜地上种了茄子,不是西红柿那个番茄,是大茄子。还有一些豆角,是扁豆和刀豆,这时候还没有长豆角。又种了几畦的韭菜,菠菜也种了一些。沿着院墙,种了几棵冬瓜,要知道冬瓜可是好东西,不光冬瓜皮可以入药。冬瓜还耐储存,晒成干菜,冬天可以炖肉吃。就是做成蜜饯,也是不错的零嘴。
说真的,他们种完老虎崖上开垦的这些荒地,还有些意犹未尽。可老虎崖上已经被他们开垦的差不多了,总不能大范围砍伐树木,就为了得到种植的土地吧。
他们把目光看向了老虎崖和老鹰岭中间的大豁谷。这个大豁谷北半段虽然石块太多,也没有什么泥土。
可要是把石块移走,再把其他地方的树林里的腐土弄过来,一点点的改造,总能有可以种植的一天,到时候,就能收获几十亩的水田。
不过,这是个愚公移山式的大工程,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的。需要他们在空闲时间,慢慢修整这大豁谷的乱石滩。
乱石滩的石头搜集起来也不浪费,普通石块,直接用在浅水湾的码头建设上。水晶石直接留着打磨加工当玻璃用,不论是做照镜子,还是做烛台灯罩,都是很好的。
至于过于碎小的水晶,则是和之前打磨下来的边角料放到一起,有机会把它们高温融在一起,做成石英玻璃。
别看在现在水晶制成石英玻璃就不值钱了,可是古代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不论是制作石英玻璃,还是打造一些金属器具,都需要去府城买些东西做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