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东巴跳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六章 东巴跳神 (第3/3页)

学堂工地去继续干活。

    在天石谷,只有三个人有资格收徒弟:史道长、欧麦嘎师傅和大东巴迪尼体古。(木匠、石匠、皮匠、泥水匠师傅也可以收徒弟,但像庄稼汉一样都是干粗笨活的,不入流,不算数。)其中大东巴的徒弟最多,有三十几个;欧麦嘎师傅的徒弟最少,只有十来个,而且不叫徒弟,叫杂役。

    上善观、嘎得教堂和土主庙,分别坐落在天石盆地的北山、西山和东山脚下,呈三足鼎立之势。土司府一视同仁,分别给上善观、嘎得教堂和土主庙划分了上百亩好田,上善观的叫“供养田”,嘎得教堂的叫“奉上田”,土主庙的叫“敬主田”,由土司府安排各家各户轮流耕种,收成全部归上善观、嘎得教堂和土主庙。此外,逢年过节的,土司府还要拿出钱物来“供养”“奉上”“敬主”,山寨里有人家因灾因病要请史道长或大东巴驱灾除病,也会根据家庭贫富能力大小适当奉钱送物。因此,在天石谷,除了土司府,土主庙、上善观和嘎得教堂也算得上财大气粗风头足。其中,大东巴迪尼体古和土主庙排老大,欧麦嘎师傅和嘎得教堂是老三。

    跟欧麦嘎师傅只会忠心耿耿敬奉“嘎得”不同,史道长除了画符捉鬼,迪尼体古除了上刀山下火海叼犁头打哆嗦,两人都还会给人看病。不是用画符跳神的方式,而是用九鼎山盛产的各种药村,不同的是史道长为人治病用丸药,迪尼体古用汤药。上善观和土主庙中都有一间专门的“药房子”,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药材。如果有需要,土司府每年收上来的大量药材,也任由史道长和迪尼体古选用。给穷人家看病,史道长和迪尼体古从来不收钱物,甚至还要给病人送些滋补的药材或其他物品。欧麦嘎师傅虽然不会驱灾看病,但在别人家有灾有病的时候,也经常拿出教堂的钱物去救助。因此,在天石谷,除了土司老爷和夫人土司,他们三个算得上是最受敬重的人物。

    因此,曾有许多人想成为史道长或者大东巴的徒弟(实在不成,当欧麦嘎师傅的叫作杂役的徒弟也成)。但这徒弟却不是哪个想当就能当上的,三个师傅都有一套考察、考验、管理徒弟的方法,绝大部分人过不了“考察”这一关;能入门的“毛徒弟”,一半以上通不过“考验”退了回去;也有几个正式徒弟,受不了“管理”自动退了出来。能够最终成为徒弟,是需要有些真本事的。以烟锅巴带头要去拜迪尼体古为师的那五个二流子,就只有烟锅巴一个人,最终成为了大东巴的徒弟。

    “考察”就在土主庙中进行,那天下午,听说大东巴要收徒弟,许多人去土主庙看热闹。迪尼体古坐在那张要两个人才抬得动的大椅子上,三十几个徒弟分列两边,五个二流子面对大东巴站着,看热闹的人围在五个二流子身后。二东巴在大黑天神、观音菩萨和毗沙门王神像前敬了香,叽哩咕噜讲了一通鸟话,就宣布开始“考察”,要五个二流子分别显显自家的本事。

    前三个显本事的二流子,都是学大东巴打哆嗦,迪尼体古只看了一眼就闭上了眼睛。三个人的哆嗦都打得实在不咋个样,像落水狗落汤鸡在装腔作势地抖毛,引来一阵阵哄堂大笑。第四个二流子看起来倒是真有些本事,一连翻了几十个筋斗,翻得最后像那天跳神场中的那只公鸡一样东倒西歪站不稳,又引来了一阵大笑。烟锅巴最后一个上场,他拿出一个吃饭用的瓷碗,递给阿牧扒看。阿牧扒接过去,又捏又敲还用牙齿咬。大家都不晓得搞啥子名堂,那就是一个普通的饭碗,人人天天都要用的,大家都是见过的。

    接下来就发生了一台不是人人都见过的事情:烟锅巴从阿牧扒手中接过碗来,双手捧着看了一会,突然张嘴就咬,一口就将碗边咬去一个大缺口,然后就听见“嘎巴嘎巴”的咀嚼声,令人牙齿发痒口中泛酸,不少人随地乱吐口水。烟锅巴呲牙咧嘴地大嚼了一阵,伸长脖子往下吞,然后大张着嘴,转着身子让大家看,除了一口黄牙和一条舌头,大家没看见他的嘴里还有其他东西。烟锅巴又咬又嚼又吞又张嘴,像一条饿狗在津津有味地对付一根肉骨头。围观众人直淌口水,一口接一口吐到地上。不到一顿饭功夫,那只瓷碗就只剩下了一个碗底,地上到处是痰迹。

    烟锅巴舒舒服服地打了两个饱嗝,看着一直睁着眼睛的大东巴。迪尼体古看了他一阵,说:你行,就你了,我的第三十三个徒弟。阿牧扒马上倒了一碗索尼玛酒递给烟锅巴,烟锅巴双手举碗得意洋洋地展示了一圈,就准备一口喝干,却被阿牧扒一脚踢在屁股上。二东巴抓住烟锅巴的一只手,朝着大东巴偏了偏头,烟锅巴这才回过味来,忙捧着碗走到大东巴面前,双膝跪下,恭恭敬敬地将酒碗高举过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