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上古神器(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十四章 上古神器(上) (第1/3页)

    因为喜事频繁,不少人还要忙着去打猎打跳打野,修学堂进展缓慢,直到十月上旬,所需的木料、石头和土基等才基本备齐。廖总管征得夫人土司同意,请史道长测算了动土的日子,到土主庙拜过土主后,才正式破土开挖石脚槽子。

    史道长、欧麦嘎师傅和禹三少爷都说,修学堂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大事情,比禁大烟、分田地、建义仓更加有意义,一有机会就大肆宣扬啥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之类,大部分人不为所动、不以为然。啥子“万般皆下品”?禹氏土司老爷有好几个一个大字也不识,看哪个竟然敢把他们都列为“下品”?“黄金屋”倒是不大好反驳,天石谷读过书的几个人,虽然住的不是黄金屋,毕竟比一般人家高出一大截。但说书中竟然会有“颜如玉”的婆娘,就简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夫人土司不能论(因为她本身就是“颜如玉”的,史道长在解释这个词的时候,就是以夫人土司为例子),其他几个读过书的:禹三少爷、史道长、欧麦嘎师傅,也算上“不入流”的大东巴迪尼体古和廖总管,五个人加起来,总共只讨过一个婆娘(就是廖总管以前讨过的那一个,人倒不算十分难看,但跟“颜如玉”根本沾不上边),还跑得不知去向。说读了书就会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不愁讨不着好婆娘嫁不着好汉子,恐怕连从禹大少爷开头到长皮结尾的那五个“憨包”都骗不着。但修学堂毕竟是夫人土司亲自定的“大事”,又不要自己出钱出工,那六十几个游民懒汉二流子也不是白干活,所以在话场子中讲起学堂的时候,有禹三少爷、史道长、欧麦嘎师傅等在场的时候,不少人也就将就着“公认”修学堂也是一台“大好事”。

    一天上午,一直对修学堂冷眼旁观从来不正眼相看的人们,突然纷纷跑到学堂工地去看稀奇。是几个二流子头天晚上在话场子上放出的风,说是在挖石脚槽子的时候,挖到一个奇怪的大东西,刨了半天,露出来一块大石板,上面刻着几个像史道长画符的那种字,每个字都有脑壳大小。师傅们马上派人向廖总管报告,廖总管看过后,又跑去向夫人土司和禹三少爷报告;夫人土司和禹三少爷看过后,又派下人去请史道长、欧麦嘎师傅和大东巴迪尼体古来看;都看过后,一致意见是先整个挖出来再看。

    学堂工地上聚集了一大群人,夫人土司、禹三少爷、姬姜小姐和高山峻、史道长、欧麦嘎师傅、大东巴、廖总管等重要人物都在场,可见此事非同凡响。土司府的下人们守在外围,不准看热闹的人走近。学堂工地上被挖出一个有两间房子大小的大坑,大坑边上支起六个大木架子,东西两边各两个,南北两头各一个;每个木架子的顶上都安了一个木轮子,上面拴着老粗老长的牛皮绳子。许多人在大坑里爬上爬下、在大坑周围跑来跑去地忙活着,看不清楚到底在搞啥子名堂。

    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有几个胆大的好事者,想躲开守在外围的土司府下人们的视线溜进去,被一顿鞭子抽了回来。反正冬闲时节也没有啥子重要的事情要做,大家就心安理得地慢慢等着,边烤着太阳掐着虱子边七嘴八舌地猜测议论。满身酒味的阿牧扒也在看热闹的人群中,大声跟身边的人开玩笑说,可能那块大石板下面藏着的,是一所黄金屋;黄金屋中藏着一个颜如玉的婆娘,正在学那个史若水的道长的鬼画符……

    一直忙活到将近正午,才见史道长指手画脚地将人分成六队,每队大约二十来个人,东西两边各两队,南北两头各一队,将老长老粗的牛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