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弃恶扬善 (第2/3页)
去了,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但也暂时不敢将趁着夜色藏起来的东西拿回来。
尽管褒贬不一,但大家基本公认,禹成老土司让夫人土司继任的决定是正确的。禹老土司的三个儿子,要当天石寨三千多号人的土司,恐怕不大合适,甚至相当不合适。大少爷禹鼎盛,人倒是长得高大壮实,只是自小脑子就不好使,成人了也没有多大改善,在天石谷著名的五个“憨包”中排行老大(当然不像排行老幺的长皮一样可以公开)。二少爷禹鼎立,是天石谷最著名的“酒醉子”,除了索尼玛酒,无论是天大的事还是屁大的事,都不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三少爷禹鼎新,脑子聪明,也不醉酒,却是一个被基本公认为“自甘堕落”的浪荡子,而且还是个跛子。禹三少爷少年时到禹鼎镇和县城读过好几年书,据说是“很有学问的”。二十岁以前,禹三少爷一切正常,在禹家三位少爷中口碑最好,大家都认为将来的土司非他莫属。但自从被禹老土司打跛了一条腿后,往常干干净净寡言少语的禹三少爷就像换了一个人,时常衣衫不整蓬头垢面满嘴胡言乱语,跟几个著名的游民懒汉二流子称兄道弟。他最大的爱好和特长,就是特别会开玩笑和给人取绰号,天石谷三千多号人,至少有一半人拥有禹三少爷给取的绰号,有的人还不止拥有一个。其中自以为比较著名和经典的,是给上善观道长史若水先后取的三个绰号:“老拉稀”“一肚子坏水”和“搅屎棍”。
当然,在基本公认的同时,也有不少人赞同欧麦嘎师傅的意见,认为既然女人也可以当土司,而且还是外姓的,那么姬姜小姐也许更合适。姬姜是禹老土司最小的女儿,排行第九,又叫九小姐。这九小姐自小就一点不像其他四位禹家小姐,她在七岁上,就成为了天石谷最著名的、最厉害的娃娃头,成天领着一大帮男娃娃到处捣蛋。今天打开黑石寨几户人家的牲口圈,把牲口们撵到大烟田里去大饱口福;明天偷来的青石寨果树上还未成熟的果子,倒在河里去喂鱼;后天把白石寨的几口水井用石头土块填满,害得白石寨人跑到青石寨的水井来排队挑水;大后天又跑到大老远的赖石山村去,收了村子里的兽皮披在身上装野兽爬着回来……还经常单枪匹马赤手空拳地,把一帮不是自己手下的男娃娃撵得狼奔豕突鸡飞狗跳,揍得鼻青脸肿哭爹喊娘。禹老土司是骂舍不得骂打更舍不得打,最多就是把她在屋子里关起来不准出门,却往往关不到一顿饭功夫,就人去屋空无影无踪。稍稍长大后,就抵死不穿女娃娃的衣服,不留女人家的长头发,自作主张牵出土司府的一匹小马,骑着马领着不断壮大的捣蛋队伍,呼啸来去挥洒自如。有一回禹老土司实在忍无可忍,不小心骂了她几句,九小姐就闹着要跟她妈姓,也不要禹老土司亲自给她取的名字,跑到上善观去找史道长改名。史道长不肯,结果第二天早上,上善观的外墙壁上龙飞凤舞画满了各种各样的符,画得特别好特别像,连史道长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半夜三更梦游的时候画的。画符用的原料,不是史道长常用的朱砂,好像是用锅灰兑陈尿调出来的,不仅味道难闻,还特别难擦去,几个道士忙活了一天仍然色黑味浓。(后来天石谷大烟丰收的首功,恐怕应该计在九小姐的帐上。)史道长无可奈何,在征得禹老土司同意后,依九小姐她妈的“姬”姓和她外婆的“姜”姓,取了个叫“姬姜”的新名字。姓当然是不能改的,禹家的儿女永远只能姓禹。好说歹说,九小姐才接受了“禹姬姜”这个新名字,不过她更喜欢别人直接叫她“姬姜”,至于后面加“小姐”还是“姑娘”,她倒是不在意。禹老土司生前,经常对土司婆娘、土司媳妇和土司夫人感叹:如果姬姜是个男娃娃倒好,这个样子的女娃娃,不要说天石谷,江西九山十八寨的土司哪个家敢讨?……但如果让天石谷第一“女好汉”九小姐继任土司,恐怕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禹鼎镇找“八个牙露”的日本人报仇,这可能比不让大家种大烟更要命,比中传说中的九龙蛊更立竿见影。所以,虽然夫人土司一继任就以雷霆手段禁种大烟,毁了天石谷的“灶王财神”,但总比立刻送了命要强些。
褒贬不一的销烟分田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