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时差里的糖 (第2/3页)
胡乱画着,画着画着却画出两个并排的小人,一个顶着歪烟囱似的头发,一个笑得露出两颗虎牙。
石无痕瞥见那幅小画,悄悄用手机拍了下来,设成了屏保。
而此时的维也纳,苏晚正坐在炖牛肉餐厅里,看着顾沉舟给她切牛排。手机里弹出石无痕发来的新消息,是张截图——苏晴的朋友圈刚更新了条动态,配的是那幅歪烟囱小房子,文案写着:“重修生石同学说,这烟囱很有‘解构主义’美感。”
“你看这俩孩子。”苏晚把手机递给顾沉舟,眼里的笑意藏不住,“晴晴以前总说石无痕太严肃,现在倒会跟他开玩笑了。”
顾沉舟接过手机,指尖划过屏幕上的小房子,忽然说:“下次让石无痕带晴晴来维也纳,咱们四个一起去那条有糖果店的小巷,让她也尝尝手工草莓糖。”
苏晚刚想说“好啊”,手机又震了震,是何宸瑜发来的视频请求。接通后,屏幕里的特助正举着把大锁,背景是晚风裁缝店的招牌。
“苏小姐,”何宸瑜一脸生无可恋,“石总让我研究锁芯的力学结构,说这是‘建筑美学的基础’,您看我是不是该申请个专利?”
苏晚笑得直不起腰,顾沉舟接过手机,一本正经地建议:“可以,就叫‘何氏打烊锁’,我投资。”
挂了视频,炖牛肉的香气漫过来,混着窗外的晚风。苏晚看着顾沉舟眼里的笑,忽然觉得,这场跨越时差的牵挂,其实更像一场温柔的接力——她在维也纳被他呵护着,而她的妹妹,正在海城被另一个人小心收藏着。
夜色渐深时,海城的教室里,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响起。石无痕替苏晴背起书包,两人并肩走在香樟树下,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
“明天早课要交的图纸,画完了吗?”他问。
苏晴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我姐说晚上九点给我打电话,到时候让你跟她聊聊‘建筑美学’?”
石无痕脚步一顿,低头看她眼里狡黠的光,低笑出声:“好啊,正好跟她汇报下,她妹妹的烟囱画得越来越有‘解构主义’了。”
晚风穿过树梢,带着夏末的暖意。两个城市的月光,此刻正分别落在两对并肩而行的身影上,温柔得像一场未完的梦。
海城晚上九点整,苏晴的手机准时响起,屏幕上跳着“姐姐”两个字。她刚把画好的建筑图纸塞进文件夹,立刻接起来:“姐!”
石无痕坐在旁边的长椅上,手里转着支钢笔,听见苏晚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下意识放轻了动作。
“听说某人的烟囱画得有进步?”苏晚的声音带着笑意,背景里隐约有水声,大概是在多瑙河边散步,“我们这儿刚过下午两点,阳光好得很,正准备去看一场露天音乐会。”
苏晴扒着栏杆晃腿:“羡慕!你们那儿现在是不是穿薄外套就行?我刚看天气预报,维也纳才十七度,我们这儿还三十多度呢。”她忽然想起什么,把手机往石无痕那边递,“姐,石无痕说要跟你汇报‘烟囱进度’。”
石无痕无奈地接过手机,语气瞬间变得正经:“苏晚姐,苏晴的图纸进步很大,尤其是烟囱部分,已经掌握了基本比例,就是……偶尔还会歪向东南方向。”
听筒里传来苏晚和顾沉舟的笑声,顾沉舟的声音插了进来:“让她多练练,下次我们回去,检查作业。”
“知道了顾总。”石无痕应着,把手机递回给苏晴,眼底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