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鲜衣怒马少年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章 鲜衣怒马少年时 (第3/3页)

  于是,县署中人,将那些豪右高门失窃之所周边三十里的非良家子,挨个筛查了一遍,最终从中抽了三十贱民,定罪为寇,关押于县中牢狱之中,同时拟定公文,上呈禀明京兆尹,择期论处。

    所为的三十贱民,皆是小商贾出身,家有些许财货,却非豪右之辈,在地方几无人望,可随意拿捏。

    把他们抓了,再用他们的财货去填补以金家为首的豪门的损失,既结了案子,又不得罪人,真是一举两得!

    县令自觉我可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可对于那些被冤枉的人而言,无异于天塌地陷。

    那三十个被定罪之民的家人每日去县署哭闹,可都被县吏武力驱回,无济于事。

    汉末虽土地兼并严重,可庙堂机制尚在,律法尚严,对人命官司案件也算重视,南陵县令如此轻率污蔑之举,换在十多年前,一旦事发,纵有再大的门路,亦必获罪。

    可这些年来,先有黄巾起义,再有董卓执政,庙堂中枢混乱,地方军阀乱战,大汉从中央到地方,全都乱成了一锅粥,汉律自是形同虚设。

    混乱的世道下,莫说县令污民,就是中原的百姓也会因为饥饿困苦,彼此互杀夺食,甚至于啃残尸,易子食的事,也比比皆是。

    而作为天子近侍的羽林郎刘翊,和他的十四名同僚外出为天子狩鹿之时,正好知晓了这桩恶事。

    在问明了实情后,刘翊等人随即召集那被关押的三十名小商贾的家眷,直接来到了京兆金家的主府门前闹事。

    刘翊清楚,源头是在以京兆金家为首的这一众豪右家族,他纵然是去了县署,也无济于事。

    解铃还须系铃人啊。

    于是,便有了适才的一幕。

    ……

    此刻,金府之外,那些苦主嘶声裂肺的哭喊声已经传入府内,外间一片嘈杂,显然是附近的人都被吸引来了。

    府邸之内,金燮则是和十五名羽林郎静静地对峙着,双方的眼光在半空中交击着,几可擦出火花。

    “刘羽林,我知你在天子身前的分量,可就为了那些连良家子都算不上的贱民,你想得罪我金家?需知,吾兄亦为天子近人!”

    “你们东莱刘氏,和我京兆金氏,一为宗亲士族,一为名臣之后,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你小小年纪,恐不知这其中的利害。”

    “还是要多听长辈之言,莫要误了前程!”

    这是在威胁我?

    刘翊的嘴角升起了一丝微笑……可惜,汝大父不吃这套!

    “金公,若是当真不愿押我等去县署问罪,那我不妨再给你出个注意。”

    “公既提到了黄门侍郎,那依我看,我今日回长安,就拽上金侍郎面见陛下,细陈此间诸事,请天子督办,查找真凶,还金公及受到盗匪劫掠的诸豪一个公道!”

    金燮猛然深吸口气,双眸的瞳孔竟是不自觉的猛然变大了。

    显然,刘翊的话让他想到了什么恐怖至极的事。

    刘翊转身,一边向着金府外走,一边自言自语:

    “据传言,前番劫掠金公庄园者,乃车骑将军麾下之部曲!”

    “这些凉州的寡学之辈,陛下早就有心整治他们了,今番正好可借此机会警示……”

    “也好借此事敲打一下李车骑……如此甚好!”

    金燮听到这,顿时汗如雨下!

    “刘羽林!!且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