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蜀道歧路今安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章 蜀道歧路今安在 (第2/3页)

得,此刻的隐忍并非示弱,而是为了保存生机。

    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夹杂着金属摩擦的轻响。为首的黑衣人举着火把,火光将他脸上的黑布映得透亮,露出一双阴鸷的眼睛。他身边跟着四个手下,其中两人肩上还扛着长弓,箭簇上淬着与之前短刃相同的蓝芒。

    “敬酒不吃吃罚酒。”黑衣人冷笑一声,挥手示意,“放箭!”

    “咻咻”两声,利箭破空而来,直指萧烈后心。凌尘瞳孔骤缩,下意识地将萧烈往前一推,自己则就地一滚,险险避开。苏清涵青鸾剑横斩,“叮”地一声将另一支箭磕飞,但箭矢上的剧毒还是溅了几滴在她的衣袖上,瞬间将布料腐蚀出几个小洞。

    “快走!”萧烈怒吼,猛地转身,用身体挡在凌尘和苏清涵面前。他双腿微分,呈八极拳的“马步”桩,虽然内力尽失,但常年习武的筋骨仍透着一股悍然之气。“震山靠!”他大吼一声,用尽全身力气向冲在最前面的黑衣人撞去。

    黑衣人显然没料到他重伤之下仍有如此气势,仓促间举刃格挡。“嘭”的一声闷响,萧烈的肩头狠狠撞在短刃上,刃身竟被撞得弯曲,而他自己则喷出一口鲜血,倒飞出去,撞在身后的岩石上。

    “萧烈!”苏清涵惊呼,提剑欲上,却被两支暗箭逼退。

    就在这时,为首的黑衣人突然甩出几枚细小的银针,直取苏清涵面门。苏清涵挥剑格挡,却听“嗤”的一声,一枚银针擦着她的手腕飞过,刺破了皮肤。她只觉手腕一麻,随即一股奇异的香气钻入鼻腔,脑中顿时一阵眩晕。

    “是清幽散!”凌尘脸色大变。他曾在苏家的医书上见过记载,这是一种西域奇毒,无色无味,中者瞬间内力涣散,武功尽失,连经脉都会暂时麻痹。

    苏清涵只觉得手中的青鸾剑突然变得无比沉重,手臂酸软无力,连最简单的握剑姿势都维持不住。黑衣人见状,立刻扑上,短刃直刺她的胸口。

    “清涵姐!”凌尘目眦欲裂,脑海中“雷风恒”的卦象一闪而过——“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他来不及细想,猛地将体内那丝微弱的气息按照卦象运转,双掌推出,竟在身前形成一道稀薄的气墙。

    短刃刺在气墙上,发出“噗”的一声闷响,黑衣人只觉一股柔中带刚的力量涌来,手臂微微一滞。就这刹那间,苏清涵强忍着眩晕,侧身避开要害,短刃划破了她的肋下,鲜血瞬间染红了衣襟。

    “走!”苏清涵用尽最后力气将凌尘推开,自己则被黑衣人一脚踹中胸口,向后倒飞出去,撞断了几株碗口粗的灌木,朝着身后的悬崖坠去。

    “清涵姐!”凌尘嘶吼着想去抓住她,却被另一名黑衣人拦住。他回头看向萧烈,只见萧烈靠在岩石上,双目紧闭,生死不知,而为首的黑衣人正一步步向他逼近。

    “小子,你的同伴都解决了,现在轮到你了。”黑衣人举起火把,照亮凌尘苍白的脸,“交出推背图的秘密,或许能给你个痛快。”

    凌尘看着悬崖下深不见底的黑暗,又看了看昏迷的萧烈,心中涌起一股绝望。推背图的反噬再次袭来,心口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眼前阵阵发黑。但他想起苏清涵坠落前的眼神,想起萧烈拼死护他们的身影,一股不甘的怒火猛地冲上头顶。

    “想要秘密?”凌尘突然笑了,笑声中带着一丝凄厉,“那就来拿!”

    他不退反进,双手结出推背图中的卦印,脚步踏出八卦掌的方位。虽然体内无半分内力,但他对卦象的理解已融入骨髓,每一步都暗合天地方位,每一手都带着推背图的玄机。

    “雕虫小技!”黑衣人不屑冷哼,短刃直刺凌尘丹田。

    凌尘身影一晃,使出“抽身换影”,步法诡异,竟让黑衣人刺了个空。紧接着,他双手如抱太极,推出“云手”,看似缓慢,却暗含卸力之法,将黑衣人的短刃荡向一旁。

    “这是……正宗的八卦掌?”黑衣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从未见过有人能仅凭招式意境就挡住兵刃,而且这招式的路数古朴至极,远超市面上流传的普通八卦掌。

    凌尘不答,脑海中不断闪过推背图的卦象,“天地否”、“水火既济”、“泽山咸”……他将这些卦象的理融入掌法,时而刚猛如雷霆,时而柔韧如流水,竟与黑衣人斗了个旗鼓相当。

    但他毕竟没有内力支撑,几招过后,便已气喘吁吁,额角的冷汗如同断线的珠子。黑衣人见状,攻势越发凌厉,短刃化作一片刀网,将凌尘死死笼罩。

    “受死吧!”黑衣人一声厉喝,短刃直取凌尘咽喉。

    凌尘避无可避,心中反而一片清明。他想起推背图的最后一卦“火水未济”——“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未济,并非终结,而是新的开始。

    他猛地转身,朝着身后的悬崖退去,同时双手结出“离卦”印,口中低喝:“火!”

    黑衣人只觉眼前仿佛有火光一闪,下意识地眯了下眼。就这瞬间,凌尘已退到悬崖边缘,他回头看了一眼深不见底的黑暗,又看了一眼昏迷的萧烈方向,毅然转身,纵身一跃!

    “想跑?”黑衣人追到悬崖边,向下望去,只见雾气弥漫,根本看不到人影。他啐了一口,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算你命大!不过那两个家伙,一个中了清幽散,一个重伤,也活不了多久。搜!把那姓萧的带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八极拳的秘密,不能让他烂在肚子里!”

    几名黑衣人立刻散开,开始搜寻萧烈的踪迹。而在他们身后,悬崖下的黑暗中,凌尘的身体正在急速坠落,风声在耳边呼啸,冰冷的雾气扑面而来。

    不知坠落了多久,凌尘只觉得身体猛地一沉,随即被一股冰冷的力量包裹——他掉进了悬崖下的深潭中。冰冷的湖水瞬间灌入口鼻,推背图的反噬和坠落的冲击让他几乎失去意识,只能本能地在水中挣扎。

    水流湍急,带着他向潭边的暗渠漂去。不知过了多久,他的身体撞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接着便被一股力量拖出了水面。他呛咳着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一片干燥的鹅卵石滩上,身边是一个漆黑的洞口,洞中有微弱的光线透出。

    他挣扎着爬起来,浑身湿透,冷得牙齿打颤。推背图的反噬似乎在落水后减轻了许多,心口的疼痛变成了隐隐的钝痛。他扶着洞壁,一步步向洞内走去。

    洞内别有洞天,越往里走越宽敞,洞顶有天然形成的石缝,透进月光和星光,照亮了洞内的景象。只见洞内石桌石凳俱全,墙上挂着几幅残破的字画,墙角堆着一些草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木香和药味。

    在洞穴的最深处,有一个蒲团,上面坐着一个老道。老道身穿灰色道袍,补丁摞补丁,却浆洗得干干净净。他须发皆白,长及胸前,面容清癯,眼眶深陷,却有一双异常明亮的眼睛,此刻正微闭着,似乎在打坐。

    凌尘不敢惊扰,静静地站在一旁。他打量着老道,只见老道左手边放着一根龙头拐杖,杖身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右手边则散落着几张残破的兽皮,上面似乎画着一些符号和图案。

    过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老道才缓缓睁开眼睛。他的目光落在凌尘身上,没有惊讶,也没有询问,只是淡淡地说:“来了?”

    凌尘一愣,连忙拱手道:“晚辈凌尘,不慎坠入潭中,惊扰了前辈清修,还望恕罪。”

    老道微微颔首,目光在他身上扫过,眉头微蹙:“你体内的气息……很奇特。既有推背图的先天卦理,又有八卦掌的后天形意,却又被一股阴寒之力反噬,经脉紊乱,丹田空虚。你练的是哪家的功夫?”

    凌尘心中一惊,这老道竟一眼就看出了他的症结,还知道推背图和八卦掌。他连忙将自己的遭遇简略说了一遍,从洛水地宫领悟推背图被反噬,到被黑衣人追杀,同伴失踪,自己跳崖落水。

    老道听完,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推背图……八极拳……看来,那场被遗忘的恩怨,终究还是要来了。”

    凌尘疑惑地问:“前辈此话何意?难道您知道推背图和八极拳的渊源?”

    老道站起身,走到墙边,取下一幅字画。那是一幅山水画,画的是华山之巅,云雾缭绕,笔法苍劲有力。他指着画的角落,那里有一个极小的落款——“袁李”。

    “袁天罡,李淳风。”老道缓缓道,“推背图乃二人所著,不仅是预言奇书,更是一部融合了天地大道的武学总纲。世人只知其预言,却不知其武学。而八极拳……”他顿了顿,走到那堆兽皮前,拿起一张,“八极拳的根源,便与推背图有关。”

    凌尘凑近一看,只见兽皮上画着一个武者,姿势与他在石洞中看到的八极拳图式极为相似,但更加繁复,旁边还有一些注解,用的正是推背图中的卦象符号。

    “当年,袁李二人晚年收了两个弟子,一个习文,一个习武。”老道的声音带着一丝沧桑,“习文者继承了推背图的预言之道,习武之人则将推背图中的卦理融入拳法,创造了八极拳的雏形。这拳法刚猛暴烈,讲究‘晃膀撞天倒,跺脚震九州’,其根基,便是乾卦的刚健不息。”

    凌尘恍然大悟:“难怪我觉得八极拳的气势与八卦掌截然不同,原来一个源于乾,一个源于坤。”

    老道点点头:“不错。八卦掌走的是坤卦的柔顺变化,以柔克刚;八极拳走的是乾卦的刚猛直进,以刚破柔。两者本是推背图阴阳两极的体现,却因后世传承的偏差,渐渐分道扬镳,甚至产生了恩怨。”

    他顿了顿,看向凌尘:“你刚才说,追杀你们的人拿着八极拳的残图?那图上是否有‘震’卦的符号和‘萧’字?”

    凌尘心中一震:“前辈如何得知?”

    老道叹了口气:“因为那残图,本是当年习武弟子传给萧氏家族的信物。萧氏先祖乃八极拳第一代传人,曾凭此图纵横江湖。后来江湖纷争,萧氏家族一夜覆灭,残图也散落各地。看来,有人想借残图重现当年的八极拳,甚至……利用推背图的力量。”

    凌尘想起昏迷的萧烈,连忙问:“前辈可知萧烈的身世?他是否与萧氏家族有关?”

    老道摇摇头:“萧氏灭门时,我尚年幼,只知有一个遗孤被忠仆带走,下落不明。那孩子是否就是你口中的萧烈,老衲也不确定。不过,他能领悟八极拳的精髓,想必与血脉有关。”

    两人正说着,老道突然咳嗽起来,脸色一阵潮红。凌尘连忙上前扶住他:“前辈,您没事吧?”

    老道摆了摆手,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小的瓷瓶,倒出一粒黑色的药丸服下,才缓过气来:“老毛病了,不碍事。倒是你,如今武功尽失,又被人追杀,有何打算?”

    凌尘想起失踪的萧烈和坠落悬崖的苏清涵,眼神变得坚定:“晚辈必须找到我的同伴,查明真相。就算前路再难,晚辈也不会放弃。”

    老道看着他眼中的坚毅,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好,有你先祖的风范。”

    “先祖?”凌尘一愣。

    老道指了指他的眉心:“你眉心有一颗淡红色的朱砂痣,呈‘离卦’之形,这是当年习文弟子一脉的标志。你的先祖,正是袁天罡的亲传弟子,世代守护着推背图的秘密。”

    凌尘震惊地摸了摸自己的眉心,那里果然有一颗很小的红痣,平时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他从未听父母提起过这些,难道自己的身世也与推背图有关?

    老道继续说:“推背图的反噬,是因为你只领悟了卦理,却没有对应的功法引导。就像空有江河,却没有渠道疏导,自然会泛滥成灾。想要化解反噬,重新修炼,必须将推背图的卦理与八卦掌的招式融合,以柔济刚,以刚养柔,达到阴阳调和的境界。”

    他走到石桌前,拿起一根树枝:“过来,老衲教你。”

    接下来的日子,凌尘便在这山洞中住了下来。老道自称“松岩子”,让凌尘叫他松岩老道。松岩老道每天除了打坐、采药,便是指点凌尘修炼。

    修炼的过程远比凌尘想象的艰难。他需要先从最基础的桩功开始练起。松岩老道让他站“太极桩”,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在胸前呈抱球式,意守丹田。

    “气沉丹田,不是用力往下压,而是让气息自然下沉,如同春雨润物,无声无息。”松岩老道用树枝轻点他的丹田位置,“你体内的推背图气息太过霸道,需要用太极桩的柔和来中和。”

    凌尘按照老道的指点,静下心来,感受着体内那丝微弱的气息。起初,气息如同脱缰的野马,四处乱窜,每当他试图引导,心口便传来刺痛。但他没有放弃,每天从清晨站到黄昏,汗水浸透了道袍,又被山风吹干,留下一圈圈白色的盐渍。

    十几天后,他终于能勉强控制那丝气息在丹田周围流转,心口的刺痛也减轻了许多。

    接下来,松岩老道开始传授他八卦掌的基础招式。“八卦掌,走的是圆,变的是势。”老道亲自演示,只见他脚步轻盈,绕着石桌游走,双手变幻莫测,时而如抱婴儿,时而如捋丝线,“每一招都暗含八卦方位,每一步都契合阴阳变化。”

    凌尘跟在后面学习,却发现自己的动作僵硬无比,完全没有老道那种行云流水的感觉。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练的八卦掌只是皮毛,只学了形,未悟其神。

    “不要刻意模仿动作,要用心去感受。”松岩老道指点他,“想象你脚下踩的是八卦图,每走一步都在推演卦象。想象你手中抱的是天地万物,每一招都在顺应自然。”

    凌尘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推背图的卦象,将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的方位刻在心中。他开始绕着山洞行走,脚步随着卦象的变化而变化,双手则按照八卦掌的招式运行。

    渐渐地,他感觉到体内的气息开始随着步法和掌势流动,当他走到“离卦”方位时,掌心会感到一丝温热;走到“坎卦”方位时,掌心又会感到一丝清凉。这种感觉奇妙无比,仿佛他的身体与天地万物连接在了一起。

    松岩老道在一旁默默观察,眼中不时闪过一丝赞许。他知道,凌尘正在将推背图的卦理融入八卦掌的招式,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稍有不慎就会再次引发反噬。

    一个月后,凌尘已经能熟练地走完八卦掌的八大基本掌法:单换掌、双换掌、顺势掌、背身掌、磨盘掌、翻身掌、回身掌、转身掌。每一招都暗含卦象变化,体内的气息也越来越顺畅,虽然依旧微薄,但已不再狂暴。

    这天,松岩老道拿出那几张残破的兽皮,递给凌尘:“你看看,这些是当年八极拳的残图,上面记载着八极拳从推背图中演化的过程。虽然残缺不全,但或许能帮你更好地理解刚柔并济的道理。”

    凌尘接过兽皮,仔细研读。上面的图式果然与他在石洞中看到的相似,每一个招式都对应着一个卦象,旁边还有注解,讲述如何将卦象的“刚”融入拳法。

    “八极拳以刚为主,八卦掌以柔为主,但刚柔并非对立,而是相生。”松岩老道解释道,“就像这‘震卦’,一阳生于二阴之下,象征着刚从柔中生。你练八卦掌,也要懂得在柔顺中暗藏刚劲,这样才能收发自如。”

    凌尘恍然大悟,他尝试着在八卦掌的“云手”中加入一丝刚劲,果然感觉掌风变得更加沉稳有力。他又将推背图中“雷火丰”的卦理融入“转身掌”,只觉转身的瞬间,体内的气息如同雷霆般爆发,又如同火焰般炽热。

    “对,就是这样。”松岩老道点头,“推背图的理是‘道’,八卦掌的招式是‘术’,以道御术,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接下来,你需要将这些感悟融入苦修,直到内息圆满,经脉畅通。”

    从此,凌尘的修炼更加刻苦。他每天清晨在潭边站桩,感受水汽升腾;白天在山洞中练习八卦掌,将推背图的卦理一遍遍融入招式;夜晚则研读残图,思考刚柔并济的真谛。

    推背图的反噬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源源不断的内息,虽然增长缓慢,但每一分都精纯无比。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八卦掌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不再是以前那种依赖技巧的掌法,而是真正蕴含着天地大道的武学。

    三个月后,凌尘站在山洞前,望着潭水倒映的明月,缓缓打出一套八卦掌。只见他步法轻盈,如踏明月;掌势变幻,如行云流水。时而刚猛如雷霆万钧,时而柔韧如春风拂柳。掌风过处,潭水竟泛起一圈圈涟漪,久久不散。

    松岩老道站在他身后,捋着胡须,眼中露出欣慰的笑容:“不错,不错。你的八卦掌已初窥门径,推背图的理也融入了七七八八。只是……”他话锋一转,“你的内息还是太弱,遇到真正的高手,依旧难以抗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