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青岚山下少歌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章 青岚山下少歌行 (第1/3页)

    大靖王朝,中原腹地,有山名曰“太极”。

    此山并非以险峻奇绝闻名,而是因山形天然暗合太极阴阳之理——主峰为“阳”,侧峰为“阴”,两峰之间一道蜿蜒溪流如“S”形分隔,常年云雾缭绕,远观之下,恰似一幅浑然天成的太极图。

    太极山深处,便是传承千年、位列中原武林魁首之一的“八卦玄宗”。

    宗门依势而建,殿宇楼阁错落分布于阴阳两峰之间,又暗合八卦方位。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座主殿如星辰般布列,之间以曲折回廊相连,若从高空俯瞰,竟又是一个巨大的八卦图案,与山形太极相辅相成,暗含天地至理。

    此刻,晨曦微露,第一缕金光穿透薄雾,洒在太极山“阳峰”之巅的“演武坪”上。

    演武坪宽阔平整,由青黑色的岩石铺成,石面光滑,却隐隐刻着细密的八卦纹路,历经千年风雨,被无数弟子的足茧与汗水打磨得温润如玉。

    坪上,一道青衫身影正在缓缓而动。

    少年看上去十六七岁年纪,身形略显单薄,面容清秀,眉宇间带着一股与年龄不甚相符的沉静。他身着八卦玄宗内门弟子的青色劲装,衣摆袖口绣着淡金色的八卦鱼纹。此刻,他双目微阖,呼吸悠长,双手在身前如抱圆球,随着缓慢的步伐,身形虚实转换,进退有度。

    正是八卦玄宗内门弟子,凌尘。

    他脚下所踏,正是八卦玄宗的基础内功心法——太极玄功的入门桩功“太极混元桩”。看似简单的站桩,实则内蕴乾坤,讲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调和体内阴阳二气,使之圆融流转。

    凌尘的动作很慢,慢得仿佛时间都在他身边凝滞。但细看之下,便会发现他每一次抬手、每一步移动,都精准地踩在演武坪的八卦纹路节点上,身上的青色劲装随着内力的流转,隐隐有微光闪烁,形成一圈淡淡的气环,将晨露都隔绝在外。

    “呼——”

    良久,凌尘吐出一口浊气,白气如练,直冲出数丈之外,方始缓缓散开。他睁开双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随即恢复了平日的清澈。

    “师兄,你的太极玄功又精进了!这‘混元桩’已隐隐有了‘抱元守一’的气象,师父见了,定然又要夸你。”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从演武坪边缘传来。

    凌尘转头,见是同在内门的师弟,名叫赵虎,生得虎头虎脑,此刻正扛着一柄厚重的八卦刀,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脸上满是敬佩之色。

    凌尘微微一笑,笑容温和:“赵师弟过誉了,不过是每日勤修不辍罢了。你今日的‘八卦刀’基本功练完了?”

    赵虎挠了挠头,嘿嘿一笑:“这就去练,这就去练!不过师兄,你说你这太极玄功,看着慢悠悠的,怎么感觉比我这刚猛的八卦刀还要厉害呢?昨儿个我看到你单手接下了王师兄十招‘震卦刀’,那卸力的手法,看得我眼睛都直了。”

    凌尘闻言,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随即淡笑道:“太极玄功,讲究的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刚猛如八卦刀,亦有其刚猛的妙处,只是路数不同罢了。武学之道,并无高下,只在人如何运用。”

    他嘴上这般说,心中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些模糊的片段。

    那是他被现任掌门玄真子在山脚下捡到的记忆,那时他不过五六岁,浑身是伤,昏迷不醒,怀中紧紧抱着一块破碎的、刻着奇异纹路的黑色木牌,却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

    玄真子掌门慈悲,将他带回宗门,收为弟子。他在武学上似乎有着天生的悟性,无论是太极玄功的内敛圆融,还是八卦掌法的变幻莫测,都学得极快,远超同辈弟子,连见多识广的玄真子掌门都曾抚须赞叹,说他是百年难遇的太极奇才。

    然而,这份天赋带来荣耀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迷茫。

    他是谁?他的父母是谁?那块破碎的木牌是什么?为何他偶尔会在梦中见到一些光怪陆离的景象,听到一些模糊的呼唤?

    这些问题,如同太极图中的“阴鱼”,潜藏在他内心深处,时不时便会泛起一丝阴影。

    “好了,赵师弟,你快去练功吧,我也要去师父那里请安了。”凌尘压下心中的思绪,对赵虎点了点头,转身向演武坪旁的“乾元殿”走去。

    乾元殿是八卦玄宗掌门玄真子的居所兼书房,位于阳峰之巅,气势恢宏,殿门前两根巨大的石柱上,分别雕刻着太极八卦图与飞鱼瑞兽纹,彰显着宗门的威严。

    凌尘走到殿门前,恭敬地拱手道:“弟子凌尘,求见师父。”

    “进来吧,凌尘。”殿内传来一个苍老而平和的声音,如同古钟轻鸣,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凌尘推门而入,殿内光线柔和,檀香袅袅。玄真子掌门正坐在一张古朴的紫檀木书桌后,手中拿着一卷泛黄的古卷,见他进来,放下书卷,脸上露出一丝慈和的笑容。

    玄真子年约七旬,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身着一件朴素的灰色道袍,腰间系着一根简单的麻绳,看似普通,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宗师气度。

    “师父。”凌尘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

    “嗯,”玄真子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今日的太极玄功练得如何?”

    “回师父,弟子已能感觉到体内阴阳二气初步交融,运转周天愈发顺畅了。”凌尘如实答道。

    玄真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不错,你的悟性确实难得。只是,内功一道,讲究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切记‘盈满则亏’的道理。”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玄真子看着眼前这个自己一手带大的弟子,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意味,沉默片刻,忽然问道:“凌尘,你在宗门已有十年,可还习惯?”

    凌尘一怔,不知师父为何有此一问,连忙答道:“回师父,宗门待弟子恩重如山,师父与各位师叔伯、师兄弟们对弟子也关怀备至,弟子……弟子很习惯。”

    他顿了顿,终究还是忍不住问道:“师父,弟子……弟子只是偶尔会想起一些事情,关于……关于我的身世。”

    玄真子闻言,眼中光芒微闪,叹了口气,道:“我知你心中有惑。当年将你捡回山时,你昏迷不醒,身上除了那半块碎木牌,再无他物,实在无从查起。此事,为师也一直放在心上,但数十年来,江湖上并未有相关的线索传来。”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继续道:“不过,凌尘,你要记住,无论你的身世如何,你都是八卦玄宗的弟子,是我玄真子的徒弟。这里,就是你的家。”

    “弟子明白。”凌尘心中一暖,点了点头,但那份迷茫并未完全散去。

    玄真子见状,不再多言,转而说道:“今日叫你来,是有一件事要交给你去办。”

    “师父请吩咐,弟子定当万死不辞。”凌尘立刻正色道。

    玄真子从桌案上拿起一个小巧的紫檀木盒,推到凌尘面前,道:“这是‘八卦玄宗’的信物‘乾元令’,你带上它,下山一趟,去青州府,将它交给那里的‘济世堂’掌柜,一位姓苏的老先生。”

    “济世堂?”凌尘有些疑惑,他知道济世堂是江湖上一个颇有名望的医馆连锁,遍布大靖各州府,但不知为何掌门会让他去送这样一个信物。

    玄真子看出了他的疑惑,解释道:“济世堂与我派素有渊源,其现任掌柜苏老先生,是你师娘的故交。此次让你去,一来是送这乾元令,二来,也是让你下山历练一番,见见世面。”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不过,最近江湖上有些不太平,‘幽冥阁’的人似乎又开始活跃了。你此去青州,路途遥远,务必小心谨慎,万事以自身安危为重。这乾元令关系重大,不可轻易示人,更不可落入歹人之手。”

    “幽冥阁?”凌尘心中一凛。

    幽冥阁,这个名字在八卦玄宗内是一个禁忌般的存在。据说那是一个神秘而邪恶的组织,行事诡秘,手段狠辣,擅长使用毒术和邪功,与八卦玄宗等正派素有深仇大恨。只是近年来幽冥阁似乎销声匿迹,没想到如今又开始活跃了。

    “弟子明白!”凌尘郑重地接过紫檀木盒,入手微沉,盒面上同样刻着一个清晰的“乾”字卦象,他小心翼翼地将其贴身藏好,“弟子定不负师父所托,平安将信物送到,并重返宗门!”

    “好,”玄真子满意地点点头,“你去吧,下山的路,让你的三师叔送你一程,顺便再指点你一些江湖上的门道。”

    “是,师父!”

    凌尘再次行礼,转身离开了乾元殿。阳光透过殿门,洒在他年轻的背影上,带着一丝未知的前路,也带着一丝初入江湖的兴奋与忐忑。

    他不知道,这一趟下山之旅,将会彻底改变他平静的生活,将他卷入一场波谲云诡的江湖风暴之中。

    离开太极山,已是两天之后。

    凌尘在三师叔的指点下,简单收拾了行囊,除了必要的衣物和干粮,便是那枚贴身收藏的乾元令。三师叔还交给了他一些碎银,以及一本记载着江湖基本常识和一些防身体术的小册子,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务必小心。

    太极山地处中原腹地,山势绵延,离开宗门所在的核心区域,还需在山中行走数日,才能抵达外界的官道。

    凌尘一身青衫,背着一个简单的布包,沿着蜿蜒的山道向下而行。他步履轻快,得益于太极玄功的修炼,他的体力远超常人,连日行走也不觉得疲惫。

    山中景色清幽,古木参天,鸟鸣猿啼,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气息。凌尘心情舒畅,一边走,一边留意着周围的环境,将三师叔所讲的江湖经验与眼前的实景对照,倒也增长了不少见识。

    这日午后,他来到了太极山外围的一处名为“青岚谷”的地方。这里地势相对平缓,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古道穿谷而过,是连接太极山与外界的主要通道之一。

    古道两旁,是茂密的竹林,清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如同天籁。

    凌尘正走着,忽然眉头一皱,停下了脚步。

    他隐约听到前方不远处,传来了打斗声和兵器碰撞的脆响,还夹杂着几声闷哼与女子的惊呼。

    “嗯?”凌尘心中一动,江湖险恶,他本不想多管闲事,但那女子的惊呼声中带着一丝急促与惊恐,听起来似乎遇到了麻烦。

    他自幼在八卦玄宗长大,受的是正道教诲,心中自有一份侠义心肠。略一犹豫,他便决定上前查看一番,若是遇到为非作歹之徒,也不能坐视不理。

    心念已定,凌尘脚下一点,身形如一片羽毛般,悄无声息地沿着古道旁的竹林潜行而去。他施展的是八卦玄宗的基础轻功“八卦游身步”,步法轻盈,配合着竹林的掩护,一时之间竟未被前方的人发现。

    靠近了些,打斗声更加清晰。凌尘拨开眼前的竹枝,小心翼翼地向外望去。

    只见古道中央,有三个人正在激烈缠斗。

    其中两人,身着黑色劲装,脸上蒙着黑布,只露出一双凶光毕露的眼睛,手中各持一柄弯刀,刀法狠辣,招招不离对手的要害。他们的身法诡异,配合默契,显然是训练有素的杀手。

    而他们的对手,却是一个身着淡紫色衣裙的少女。

    这少女看上去比凌尘稍大一些,约莫十八九岁,身形纤细,容貌清丽绝伦,此刻却脸色苍白,额角沁着汗珠,显然已支撑了许久。她手中握着一把细长的软剑,剑身薄如蝉翼,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使得一手精妙的剑法,招式轻盈灵动,如同穿花蝴蝶,每每在间不容发之际避开黑衣人的攻击。

    只是,她的内力似乎不如那两个黑衣人深厚,剑法虽妙,却缺乏足够的杀伤力,时间一长,已是左支右绌,险象环生。刚才那声惊呼,正是因为她一个不慎,被其中一个黑衣人一刀逼退,险些受伤。

    “小娘子,你就别挣扎了,交出东西,或许还能留你个全尸!”其中一个黑衣人嘶哑着嗓子喝道,声音如同破锣,极为难听。

    “做梦!”紫衣少女咬着牙,眼中闪过一丝倔强,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