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轩新的问题 (第2/3页)
隐若现。一个技术精湛但缺乏锐气的周子轩,能翻过去吗?林海看着球台边沉默喝水的周子轩,第一次感到一种近乎绝望的迷茫。
德国慕尼黑:光滑石壁的回音
慕尼黑的训练馆,空气沉闷得如同凝固的铅块。芬恩·施密特刚刚结束一组训练,动作依旧精准如钟表,每一个细节都落在“优秀”的范畴内。他拿起毛巾,一丝不苟地擦拭着球拍胶皮边缘,连拍柄缝隙里那细微的汗渍都不放过。眼神平静,像两潭深不见底却毫无波澜的死水。
观察窗后,林峰冰封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眼底深处那化不开的凝重,几乎要凝结成霜。克鲁格教练早已不再掩饰他的不满和质疑,训练会议上的气氛一次比一次僵硬。施耐德的烟斗烟雾更浓了,那份沉甸甸的信任,此刻更像一道无声的枷锁,勒得林峰几乎喘不过气。
马克·施罗德结束了自己的训练,带着一身汗水和训练后的亢奋,走到正在仔细装拍套的芬恩面前。
“嘿!芬恩!”马克的声音洪亮,带着德国人特有的爽朗,“今天打得不错!晚上一起出去?我知道一家新开的啤酒屋,猪肘子烤得相当棒!比林海教练抱怨的那些又酸又硬的强多了!怎么样?放松一下!”
马克的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从中国回来后,他身上那种浮夸的傲慢被磨掉不少,多了几分沉稳和真诚。他是真心想拉一把这个像精密仪器一样的队友,试图用德国人最习惯的方式——啤酒和美食——去敲打那层光滑的冰壳。
芬恩抬起头,眼神平静无波地看着马克。他几乎没有思考的停顿,用那种一贯的、毫无起伏的语调回答:“谢谢,马克。不过训练报告显示我今天的反手稳定性在最后十分钟有1.7%的下降,我需要加练一小时多球巩固。而且,高油脂食物不利于今晚的肌肉恢复和明早的训练状态。祝你们用餐愉快。”
说完,他微微颔首,算是致意,然后拎起自己的装备包,径直走向角落那台老旧的多球发球机,开始一丝不苟地设置参数,仿佛刚才马克的邀请只是一阵无关紧要的风。
马克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伸出去想拍芬恩肩膀的手尴尬地停在半空。他看着芬恩那专注得近乎冷漠的侧影,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挫败感涌上心头。他试过了,真诚地试过了。可芬恩就像一块裹着厚厚绝缘体的电路板,任何试图连接、试图注入温度的信号,都被无声地弹开、吸收、湮灭。这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