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三章 市井烟火淬残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三章 市井烟火淬残锋 (第2/3页)

温玉床’!再备上三斤‘断续草’、五两‘冰心莲’、还有…嗯…十坛‘百草烧’!记账!”他报药名如同报菜名,最后不忘加上酒。

    包三眼,也就是地听阁主,嘴角抽了抽:“坤字三号?地脉温玉床?袁老鬼,你当这是你家热炕头?还有百草烧十坛?你干脆把我这地听阁搬空得了!”话虽抱怨,手上动作却不慢,指尖在石台边缘几个流转的“星辰”浮雕上快速点过。

    随着他的动作,山河盘上对应的一片区域亮起柔和的黄光,几条银线从“蜂巢”中抽回,显然在安排静室。

    他目光再次扫过林默等人,尤其在气息萎靡的张松溪和昏迷被瓦列里背着的清微身上顿了顿,声音压低了几分:“伤得不轻啊,看这架势…是去‘鬼岛’走了一遭?”“鬼岛”,显然是千帆集对幽灵岛的隐晦称呼。

    张松溪真人上前一步,拱手道:“有劳阁主,我等确需静养。诊金药费,武当自有计较。”他不卑不亢,点明身份,既是保证也是威慑。

    “武当?”包三眼眼中讶色更浓,目光在张松溪破损的道袍上掠过,又看了看玄苦大师,似乎明白了什么,脸上的市侩笑容收敛了几分,多了些郑重:“原来是张真人和玄苦大师当面,失敬。坤字三号马上就好,诸位随我来。”他不再多问,亲自引路。

    坤字三号静室,位于地听阁地下深处。推开厚重的石门,一股温润厚重、带着大地母气的气息扑面而来。

    室内陈设古朴简单,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中央一张巨大的、通体莹白、散发着柔和温润光泽的玉床——地脉温玉床。

    丝丝缕缕肉眼可见的淡黄色地气,如同活物般从地面渗出,萦绕在玉床周围,滋养着室内的一切。

    清微道人被小心安置在玉床上。

    张松溪真人取出袁天罡给的“断续膏”,配合地脉温玉床的滋养之力,亲自为他梳理经脉,温养破碎的道基。

    玄苦大师盘坐于玉床旁,合十的掌中,九颗残破菩提珠在温润的地气与佛光交融下,微光明灭,裂痕处仿佛有细微的金色光点在缓慢生长,枯禅僧燃尽的佛意在此地脉节点中,汲取着大地的生机,进行着缓慢而坚定的涅槃。

    瓦列里沉默地走到静室角落,盘膝坐下。

    他取出那盒散发着刺鼻辛辣气味的“冻土膏”,挖出大块墨绿色的膏体,如同涂抹防冻油般,仔细而用力地涂抹在双臂、胸口靛蓝图腾覆盖的区域。

    刺骨的冰寒与灼热的剧痛瞬间侵袭神经,他额角青筋暴起,冰蓝的瞳孔却异常坚定。

    每一次涂抹,都像是在重新淬炼冻土桑搏熬骨法的根基,靛蓝图腾在剧痛刺激下,隐隐泛起一丝微弱却顽强的光芒。

    非洲战士则将那根粗大的锚链环横在膝前,深紫色的图腾纹路沉寂。

    他取出一小块打磨粗糙的燧石,沉默而专注地,一遍遍刮擦着链环上那道被惊鸿钢盾砸出的深深凹痕。

    刮擦声刺耳,火星四溅。每刮一下,他古铜色的脸庞肌肉便绷紧一分,眼神如同受伤的雄狮舔舐伤口,带着痛楚与不屈的野性。

    他在用这种近乎自虐的方式,铭记并肩作战的亡友,也打磨着自己祖灵战舞的意志。

    袁天罡则不知从哪弄来个小马扎,坐在静室门口,抱着他那硕大的朱红酒葫芦,有一口没一口地啜饮着,眯着眼,仿佛在打盹。

    那根油亮的青竹杖斜靠在门边,杖尖似有若无地轻轻点着地面,发出极其细微、如同大地心跳般的律动,仿佛一只无形的耳朵,倾听着整个地听阁乃至千帆集地面之下的所有动静。

    林默没有立刻去温玉床。他靠墙坐着,膝上横着裹布的“镇岳”。

    左臂的剧痛在地脉温润气息的包裹下有所缓解,但掌心那轮血月烙印却如同被此地浓郁的“地气”与“人气”刺激,灼痛感反而加剧,深处那丝悸动越发清晰,隐隐指向某个方向,如同黑暗中无声的呼唤。

    薪尽境初成的“熔炉”在体内滞涩运转,焚炉真意的灼热、竖瞳粒子的冰冷、星辉古血的微光、血月烙印的邪异…各种力量在失去外部重压后,反而在烙印的牵引下,再次变得蠢蠢欲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