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残珠归海引新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一章 残珠归海引新潮 (第2/3页)

散已久的佛子,又似承接千钧之重的佛门传承。

    九颗残破的菩提珠,如同归巢的乳燕,带着细微的嗡鸣,轻轻落入玄苦大师摊开的掌心。

    触手温润,带着一丝劫火灼烧后的余温,更带着枯禅僧最后那声“我佛慈悲”的悲悯与决绝。

    “枯禅师兄…”玄苦大师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他凝视着掌中残珠,看着珠体上那象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大愿的裂痕,老泪纵横。

    他缓缓收拢双掌,将九颗残破的菩提珠紧紧合于胸前,如同守护着佛门最后的薪火。

    周身原本微弱的佛光,在触碰到菩提珠的刹那,竟被其中蕴含的枯禅意志引动,重新变得凝实、温润,虽不复全盛,却多了一份历经劫难的坚韧与传承的厚重!

    菩提有灵,佛骨成尘,佛意不灭!

    枯禅僧最后的馈赠,以残珠为凭,跨越生死,归于同门,完成了佛门护道精神的涅槃传承!

    这一幕,让舱内死寂的悲伤中,注入了一丝震撼与无声的慰藉。

    张松溪真人睁开眼,看着玄苦掌中佛光与残珠辉映,眼中掠过一丝复杂。

    瓦列里停止了咀嚼,冰蓝的瞳孔注视着那微光,仿佛冻土中瞥见一缕微弱的晨曦。

    非洲战士抚摸着凹痕的手停了下来,粗犷的脸上露出敬畏。

    林默空洞的目光也被那温润的佛光吸引。他看着那九颗残破的菩提珠,仿佛又看到枯禅僧燃尽佛魂、独挡千军的枯瘦背影。

    掌心血月烙印的悸动,在这悲悯佛光的照耀下,似乎也稍稍平复了一丝。

    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混杂着悲伤、敬意与一丝茫然,在他疲惫的心中悄然滋生。

    就在这时!

    轰——!!!

    破浪号船身猛地一震,仿佛撞上了无形的壁垒,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终于停止了疯狂的颠簸!

    船舱外,惊涛骇浪的咆哮声竟奇异地减弱了许多。

    众人心头一凛,强撑伤体,相互搀扶着,踉跄走出船舱。

    眼前景象,令所有人瞳孔骤缩。

    幽灵岛…消失了。

    海面上,只余下一个巨大无比、深不见底的恐怖漩涡,如同通往地狱的巨口,疯狂吞噬着周围的海水、残骸、以及灯塔倾塌崩落的钢铁碎片。

    漩涡上空,血月残影彻底崩碎,化作漫天暗红色的光雨,纷纷扬扬洒落,将这片海域染成一片凄厉的猩红。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臭氧、金属融毁和血腥混合的刺鼻气味,以及一股挥之不去的、万物归墟后的绝对死寂。

    破浪号,正处在这片猩红死寂之海的边缘,如同暴风雨后侥幸搁浅的朽木。

    然而,这片劫后的死寂并未持续多久。

    破浪号的锈蚀船头前方,约百丈之外的海面上,空间如同水波般无声荡漾,缓缓浮现出两艘截然不同、却都散发着令人心悸气息的舟船。

    左首一艘,形制古朴,通体由一种非金非玉、散发着幽幽寒气的“昆仑冰魄玉”雕琢而成。

    船身线条流畅而锋锐,宛如一柄出鞘的绝世古剑。

    船头独立一人,青衫负手,身姿挺拔如雪峰孤松,正是昆仑剑痴——李慕白!

    他神情淡漠依旧,目光越过破浪号上的众人,投向那片吞噬幽灵岛的恐怖漩涡深处,仿佛在确认最后的终结。

    他身后,船舱珠帘轻启,一位身着月白剑袍、背负一具造型奇古、寒气四溢的“寒玉剑匣”的年轻女子缓步走出,立于李慕白身侧。

    女子容颜清冷如昆仑积雪,气质出尘,一双眼眸澄澈却锐利如剑,目光扫过破浪号上伤痕累累的众人,在林默和他膝上的“镇岳”刀上略作停留,微微颔首,带着审视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她便是昆仑当代天下行走——李素裳!

    右首一艘,则显得诡谲神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