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群雄照玄渊 (第2/3页)
刺青,随着呼吸微微发光,正合十低诵,梵唱声正是源自他们!
每一次吐纳,都带着龙吟虎啸般的沉雄内息!
少林!禅武祖庭!达摩院首座玄苦大师亲率十八罗汉堂护法武僧,渡海而来!
“阿弥陀佛!”玄苦大师白眉微动,声如洪钟,穿透海雾,清晰地传入“破浪号”船艏,“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诸位施主杀孽缠身,戾气冲霄,何不放下屠刀,随老衲返航,诵经礼佛,消弭业障?”
这声音蕴含着精纯的佛门狮子吼真力,直透心魂!
船艏之上,瓦列里眉头紧锁,非洲战士面露茫然,面具忍者面具下的电子眼数据流出现瞬间紊乱。程啸山环眼一瞪,正要反唇相讥。
就在这肃穆梵音笼罩的刹那——
嗤!
一声极其细微、却带着撕裂空气锋锐感的破空声,如同九天鹤唳,毫无征兆地从众人头顶极高处传来!
快!如电光石火!
一道青蒙蒙的流光,如同划破夜幕的彗星,自天际垂落!
其轨迹并非直线,而是带着一种玄奥莫测的弧线,灵动飘逸,瞬间穿透了梵唱形成的宏大精神力场,悬停在“破浪号”船艏正前方,与少林古船遥遥相对!
流光散去!
现出一柄剑!
一柄长仅三尺三寸、通体呈现温润青玉光泽的连鞘古剑!
剑鞘之上,镌刻着细密的云雷纹与星斗轨迹,古朴玄奥。剑柄缠绕着深紫色的不知名藤蔓,顶端镶嵌着一颗龙眼大小、温润无光的墨玉珠。
更令人瞠目的是,剑身之上,赫然负手站立着一个身影!
那人身量修长,穿着一袭洗得发白、却纤尘不染的青色道袍,宽袍大袖在海风中猎猎飞舞。
头上随意挽着一个道髻,插着一根青翠欲滴的竹簪。
面容清癯,约莫四十许人,三缕长须飘洒胸前,眼神温润平和,如同深潭古井,却又蕴含着洞察世情的睿智与一丝超然物外的淡漠。
他赤着双足,就那么随意地站在悬空的剑鞘之上,仿佛站在平地,周身气息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不带丝毫烟火气。
御剑凌虚!青城剑仙!
“无量天尊。”青袍道人声音清越,如同山涧清泉,瞬间冲淡了肃穆的梵唱压力,“玄苦大师慈悲心肠,令人敬佩。然此间因果纠缠,业火已燃,非是诵经可解。彼岸之岛,乃天命所归,避无可避。贫道青城山玉虚宫,道号‘清微’,见过诸位同道。”
他目光温润,扫过船艏众人,在林默手中的“镇岳”刀上略作停留,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最终落在悬空的青玉古剑剑柄那颗墨玉珠上。
“清微牛鼻子!少在这里装神弄鬼!”程啸山炸雷般的声音响起,他倒提巨锚,环眼瞪着悬空的清微道人,“你们这些牛鼻子老道,鼻子比狗还灵!也是为了那‘起源之钥’和狗屁‘薪火之试’来的吧?”
清微道人微微一笑,不置可否,目光却转向另一侧浓雾深处,淡然道:“程居士稍安。看来今日这沧溟之上,注定群英汇聚。点苍的道友,武当的道兄,既然来了,何不现身一叙?”
他话音未落——
嗖!嗖!
两道截然不同的破空声同时响起!
一道身影,如同鬼魅般自“破浪号”右舷下方翻腾的浊浪中无声无息地升起!
他浑身包裹在紧身的黑色水靠之中,只露出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
手中并无长物,唯有腰间悬挂着一柄连鞘长刀。刀鞘漆黑,毫无装饰,刀柄缠绕着陈旧的鲨鱼皮。
他身法诡异迅捷,如同没有重量的影子,几个起落便稳稳落在船艏一处高耸的废弃绞盘顶端,气息阴冷内敛,如同蛰伏的毒蛇。点苍派,“洱海幽影”墨七!
另一道身影,则自左前方海雾中踏浪而来!他身着玄黑镶银边的道袍,脚踏一双芒鞋,身形飘逸,步伐看似缓慢,却一步数丈,缩地成寸!
手中并无兵器,唯有一杆拂尘搭在臂弯,银丝如雪,在海风中微微拂动。面容清古,三缕长须,眼神深邃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