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5章 材料问题——解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65章 材料问题——解决! (第3/3页)

对不会有任何人怀疑。

    而另一边王启明在拿到新的材料参数后,果然如洛珞预料的一样,完全没有追问的打算。

    且不说洛总的数据是对是错,他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出这些超越当前实验范畴的数据的,这都不是他有资格过问的。

    万一再涉及到什么最新研究的超算设备,或者其他高端仪器,他也打听不到答案。

    他最能知道的一个答案也就是——这是洛总自己通过计算材料学推导出来的。

    虽然这在他看来有点离谱,但洛总的成就有哪件是不离谱的呢,多这一件似乎也正常。

    果然,当你优秀到了一定程度,你的成果甚至都不用亲自解释,自会有人帮你脑补。

    ……

    材料的合成路径以及参数都标注的如此清楚,制作就是最简单的事。

    当两个小时洛珞赶到那边基地的时候,第一批“龙鳞-G1”材料甚至已经制作完成了,就等洛珞到来后进行首次实验了。

    龙鳞-G1投入中子辐照实验的第一夜,众人在监控屏幕前几乎站成了雕塑。

    当荧绿色数据流突破10n/cm阈值时,整个实验室落针可闻。

    王启明颤抖着捧起辐射后的样片,电子显微镜下蜂巢结构流光溢彩。

    中子辐照实验室的铅门在身后沉重闭合,王启明将“龙鳞-G1”样片送入粒子加速器的靶室。

    粒子束流强度旋钮被逐格推至临界点,操作屏上中子注量数值开始跃升——10.1010 n/cms。

    这是目前他们的材料从未踏足过的禁区,已经相当于聚变堆芯全功率运行三年的辐射剂量。

    “晶格振动光谱正常!”

    “空位浓度维持在理论值的1.3倍以内!”

    监控席上每一声汇报都是那么的振奋人心。

    当粒子束切断的瞬间,王启明在铅玻璃观察窗后屏住了呼吸。

    三小时后,高分辨电子显微镜揭晓了答案。

    “蜂巢壁面完整度99.7%!”

    技术员的声音喊的都有些劈了,显然是过于惊讶导致的。

    屏幕中纳米级的梯度过渡层如同大马士革钢的迭纹,七层复合结构将辐照产生的原子空位精准束缚在预设的晶格陷阱中。

    最外层MoBC缓冲层呈现出蜂巢状自组织结构,中子轰击造成的位错网络被牢牢锁死在蜂窝壁边缘,就像一个最完美的琥珀。

    热疲劳测试台随即启动。

    机械臂将样片推入两千五百度的等离子体炬下,高能氢粒子流持续轰击表面。

    热成像图显示灼红的蜂巢单元像呼吸般规律脉动,表面温度梯度始终控制在±15K范围。

    “伪弹性崩溃临界点被推升了五倍!”

    王启明在实时数据流中划出那道新的折线——材料屈服曲线在2250K高温下依然保持着陡峭的斜率,这意味着在真实的聚变燃烧室内,蜂巢结构足以承受磁流体冲击波的三次迭加震荡。

    材料单独的验证至此显然已经完全没问题,剩下的就要进入集成验证阶段。

    就是“龙鳞-G1”与沪上基地的微型超导磁体耦合测试。

    这一实验过程又是足足持续了三天。

    七十二小时后,历史性时刻降临。

    总控台中央的“全系统稳态运行”指示灯亮起耀眼的绿色光芒。

    大屏幕数据瀑布每一项都十分喜人——中子屏蔽率99.2%,热交换效率提升40%,磁约束场能耗降低35%。

    王启明捧着最终测试报告走向洛珞,也不知道是他太过激动,还是暖风吹的太大,纸张在他手中簌簌作响。

    洛珞接过报告没有多看,龙鳞-G1能不能行没有谁比他更有信心了,迄今为止系统出品还从未错过。

    如今,继强磁场下的流体问题后,材料的问题也已经解决,也就是说整个前期的验证工作,他们已经完成了一半。

    剩下的就是高强微型超导磁体工程,以及夸父工程最重要的……激光点火系统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