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钢铁防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八章 钢铁防线 (第3/3页)

紧追不舍,将连日来积压的仇恨化作手中的武器,疯狂地砍杀着敌人。

    杨雪峰在混战中看到了令人动容的一幕:新兵小陈的弟弟,那个原本瘦弱的少年,此刻正挥舞着哥哥遗留的刺刀,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他的刺刀捅进一名日军的胸膛,又迅速拔出,接着扑向下一个敌人。尽管他的动作还显稚嫩,但每一次攻击都带着必死的决心。

    战斗持续到黎明时分,东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日军丢下满地的尸体,狼狈地向后逃窜。战场上硝烟渐散,露出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焦黑的土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敌我双方的尸体,鲜血将泥土染成暗红色。破碎的枪支、钢盔和散落的弹药,见证着这场惨烈的战斗。

    杨雪峰站在阵地最高处,看着朝阳缓缓升起。他的脸上、身上沾满了血污和泥土,疲惫不堪,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他想起出发前师长的承诺,想起无数牺牲的战友,心中百感交集。这时,一名通讯员跑过来报告:“团长,池师长来电,命令我们立即撤下休整,把康庄阵地移交给桂军兄弟,休整补充兵员后准备迎接日军的下一轮进攻!“

    杨雪峰点点头,转身看着幸存的战士们。这些从血与火中走出来的汉子,有的拄着断枪,有的捂着伤口,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笑容。他知道,这场战斗虽然暂时胜利了,但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不过,只要有这些同生共死的兄弟,有全国人民的支持,他们就一定能守住台儿庄,将侵略者赶出中国!

    朝阳的光芒洒在康庄的土地上,为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镀上一层金色。杨雪峰深吸一口气,感受着清晨的微风,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他知道,这场战争的胜利终将属于正义的一方,而他们,这些浴血奋战的战士,将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书写者。

    朝阳的光芒洒在康庄的土地上,为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镀上一层金色。杨雪峰深吸一口气,感受着清晨的微风,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鲁南的晨风裹着硝烟与血腥,如同浸透毒液的纱巾,死死勒住每个幸存者的喉咙。杨雪峰的棉鞋陷在半凝固的血泊里,每走一步都发出令人牙酸的“咕唧“声,混合着远处乌鸦争抢腐肉的聒噪,在死寂的战场上格外刺耳。他的右手还保持着握刀的姿势,虎口处的伤口早已结痂,却在颤抖时又渗出细小的血珠。

    战壕里横七竖八躺着昨夜牺牲的战士。文书小程保持着最后的战斗姿态,钢笔深深插入日军眼窝,自己的腹部却被刺刀贯穿,冻僵的手指还攥着半张写满战友名字的名单;炊事班老李倒在灶台残骸旁,手里仍紧握着那把豁口的菜刀,身旁散落着未煮熟的麦粒——那是他准备给伤员熬粥的口粮。陈铁锤的遗体最令人心碎,这个总是咧嘴笑的铁匠,此刻双目圆睁,怀里还抱着被炸断双腿的新兵,两人身上布满弹孔,宛如被暴雨侵袭的蜂巢。

    “哥......“杨雪东的声音带着哭腔,这个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眼睛红肿如桃,“三营清点完了,活着的连炊事员算上,只剩十七个......“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看到杨雪峰突然蹲下身子,颤抖着伸手合上陈铁锤的眼睛。

    杨雪峰的手指拂过老战友冰冷的脸庞,摸到他颧骨处未干的泪痕。记忆突然翻涌——三个月前在自贡码头,陈铁锤拍着胸脯说要给全团打造最锋利的刺刀;一周前在峄县,这个汉子用烧红的铁钳给自己取出弹片时,还哼着跑调的川剧。而现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永远失去了温度,掌心还留着半块没吃完的盐巴——那是他留给重伤员补充体力的。

    “传令下去,“杨雪峰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打磨生锈的枪管,“把所有兄弟的遗体都抬到麦田中央,咱们......“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猩红的血沫溅在兰三喜的军装上,“咱们给他们整整齐齐地送行。“

    晨光逐渐明亮,幸存的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开始搬运遗体。他们用刺刀削去烧焦的麦秆,在麦田中央清理出一片空地。不知是谁找出了出发时乡亲们赠送的红绸,颤抖着盖在烈士们身上。这些曾经鲜活的生命,此刻安静地躺在泥土与鲜血混合的土地上,宛如熟睡的孩子。

    当最后一具遗体摆放整齐,杨雪峰解下腰间那壶从未喝过的井水酒。酒液洒在焦土上,瞬间被干涸的血迹吸收,只留下淡淡的酒香。他望着面前二十七个隆起的土堆——那是昨夜牺牲的连排级军官,每个人坟前都插着一把步枪,刺刀朝上,如同沉默的卫士。

    “兄弟伙们,“杨雪峰的声音在晨风里发颤,“咱们从盐都出发时,说好了要一起回家。“他摸出贴身收藏的全家福,照片上妻子的笑容被血迹晕染,“现在你们先歇着,等把小鬼子赶下海,我一定带你们的魂归故里。“说着,他突然举起右手,向着天空发誓:“我杨雪峰在此立誓,不把日寇灭尽,绝不解甲还乡!“

    幸存的战士们齐刷刷举起染血的武器。陈铁锤的副手王铁柱跪在坟前,重重磕了三个响头,额头渗出的血滴在红绸上:“老大,你的铁匠铺我替你守着,等胜利那天,咱们还在陡坎子喝旭水酒!“新兵小陈的弟弟抱着哥哥遗留的刺刀,泣不成声:“哥,我会替你杀光小鬼子!“

    突然,不知谁唱起了川剧《出师表》的选段:“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苍凉的唱腔在麦田上空回荡,越来越多的声音加入进来。战士们唱着唱着,泪水混着硝烟滚落,却没有一人擦拭——他们要让死去的兄弟看清楚,活着的人眼里,燃烧着怎样的怒火与决心。

    当太阳完全升起时,杨雪峰带领众人向烈士三鞠躬。最后一次抬眼望去,二十七座坟茔在阳光下泛着湿润的土色,坟头插着的步枪刺刀折射着寒光,仿佛无数双眼睛在凝视着东方——那里,日军残部正在溃逃,扬起的尘土遮蔽了半边天空。

    “收拾装备,“杨雪峰将全家福重新揣进胸口,那里还贴着母亲给的平安符,此刻已被鲜血浸透,“小鬼子不会善罢甘休。咱们把阵地再加固三层,战壕深挖两尺,把阵地移交给友军。“他握紧腰间的手枪,“下次来,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幸存的战士们开始行动,他们拖着沉重的步伐搬运沙袋,修缮破损的工事。偶尔有人回头望向麦田,那里的红绸在风中猎猎作响,宛如燃烧的火焰。而在他们脚下,康庄的土地吸收了太多鲜血,变得格外肥沃——这是属于中国军人的勋章,是侵略者永远无法抹去的耻辱印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