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七章 血舞之痕(0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十七章 血舞之痕(03) (第3/3页)

将其归结为“个案的特殊性”和“偶然发现”。

    乔老指着这段分析,语重心长:“如果你把每个案件的特殊细节都当作孤立的‘个案’处理,那你脑子里要装多少孤例?你这次遇到的是新旧脚印叠加,下次可能是重叠指纹、混合体液,或者其他更复杂的痕迹干扰。”

    “单一痕迹的提取鉴定相对容易,但面对有意为之的‘痕迹污染’或‘叠加干扰’,如何快速识别出有价值的‘异常’,才是关键!这不仅能节省大量时间和鉴定资源,更是一种重要的侦查思维!”

    林涵宇如醍醐灌顶!

    他瞬间明白了乔老的意思:在纷繁复杂的犯罪现场,有价值的线索往往藏匿于那些“难以确认”或“看似矛盾”的细节之中。

    尤其是在科技发达、犯罪分子反侦察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故布疑阵、混淆视听已是常态。

    能一眼看穿迷雾,揪住那根不寻常的“线头”,才是真本事。

    这一晚的倾谈,让林涵宇获益匪浅。

    他隐隐感觉到,乔老不仅是对他另眼相看,更是将他视作了传统痕迹学领域一颗值得雕琢的璞玉。

    在这个仪器数据日渐取代经验判断的时代,乔老所代表的“人本痕迹学”——结合犯罪心理、行为模式、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判断的深厚功底,显得尤为珍贵。

    这种能力的培养,绝非朝夕之功,需要经年累月地浸润在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案件之中。

    而他,如果能有幸接过传承,也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责任。

    翌日清晨,韩启国带来了局党委连夜讨论的结果——正式批准重启“1995.7.13”苏晚晴被杀案!

    消息传来,刑侦支队内没有欢呼雀跃。

    无论是力主重启的乔老和宋文远,还是其他知晓此案分量的老队员,脸上都只有一种沉甸甸的凝重。

    没有兴奋,只有破釜沉舟的决绝。

    宋文远立刻提笔,亲自书写了重启调查的正式申请报告,调取原始案卷。

    拿到韩启国签批的文件后,宋文远第一时间来到乔老的临时办公室,

    态度诚恳而直接:“乔老,有句话,我直说了您别介意。虽然这次是省厅专项行动,但我恳请,7.13案的侦查主办权,仍由我们锦忠刑侦支队承担!专家组,为我们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方向指导。您看如何?”

    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执念。

    “完全理解,也完全支持!”乔老没有丝毫犹豫,爽快应道,“我们本就是来协助的,绝不越俎代庖!日常工作案件千头万绪,时间安排上以你们支队为主。只是小林这段时间……”

    “乔老放心!”宋文远立刻保证,“涵宇手上的案子,我会立刻安排其他人接手。在专家组任务结束前,他就是您的专职助手!随叫随到!”

    “老大,其实我能兼顾的!”林涵宇忍不住开口。

    队里每个人案子都不轻松,他不想因为被“特殊照顾”而增加同事负担。

    宋文远瞥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兼顾?你小子想得美!你以为跟着专家组是享清福?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伺候好这么多位专家,把他们的本事学到手,别给咱们锦忠刑侦丢人!这任务,不比破个案轻松!”

    这话既是敲打,更是期许。

    毕竟,林涵宇加入刑侦,是他当初极力向韩局推荐的。

    事实证明,林涵宇有这个能力和专注度,他当然希望林涵宇刑侦的能力越强越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