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练兵要义 (第2/3页)
,这太珍贵了!”
胡常山抬起头来,震惊的看着安昕。
这种兵书,大燕朝刑律明文规定,不是民间可以流传的,往往都是武勋后代、世家大族代代相传的东西,每一本都无比珍贵。
虽说大燕如今民间有《武备纪要》、《新农书》等兵书流传,但多是口口流传,残缺不全,能够像《练兵要义》这样简单易懂,又具有强指导性的全备兵书,极为少见。
“这是我结合古来兵书,综合山中剿匪实际,所编纂的一本书。包含如何组织兵员、选拔军官、保持军纪,如何训练体能、列队成阵、山地作战,以及装备后勤等等,你借这个机会好好学习,日后或有大用。”
安昕嘱咐道。
听他这么说,胡常山眼睛瞪得像铜铃。
这样的兵书,竟然是县尊编纂的!
其学识能力,让他无比震惊,看县尊的眼神,宛如在看一位当世大宗师!
便是天下三绝的大宗师,也不过千人敌,而凭借手中兵书,则可做实实在在的万人敌。
“老爷,户房的吴印求见。”
老张来报。
“让他去二堂吧。”
安昕站起来,又和胡常山说:“我叫县丞在城外寻了一块地作为练兵的校场,你抽空去看一看。”
“是!”
胡常山应道。
从后门进了二堂,吴印当即站起来:“老爷,这几日商人踊跃纳捐,总计一万八千四百两。”
“怎么才这么点儿?”
安昕不满皱眉:“伍仁县商贸发达,这一轮捐饷,至少也要五万两才是。码头上捐了多少?织造坊捐了多少?”
听出安昕的不满,吴印也心中忐忑:“老爷,学生和税课司一起奔波数日,才在本地盐商、茶商、瓷商、车行等商人处筹集了这些。
至于码头上,河帮给了八百两。
织造坊的人都在盯着织造行会的马行首,但马行首顶着不愿意出这个钱,声称织造坊是和织造局合作的,县里要钱去和织造局要去。”
“好啊。”
安昕眯起了眼睛。
士绅集团都已经屈服了,他没想到更好拿捏的商人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