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汝可碎我山河,岂能碎我脊梁?可断我头颅,岂能断我魂魄 (第2/3页)
尾音未落,便化作震耳欲聋的爆炸。
枪声越来越密,越来越近。
马克沁机枪的怒吼与日军歪把子机枪的嘶鸣交织在一起,子弹如冰雹般砸在祭堂外墙。
偶尔一发子弹“嗖”地穿透琉璃瓦,在穹顶上留下透光的弹孔。
爆炸声此起彼伏。教导总队的M24手榴弹闷响与日军九七式手雷的尖锐爆鸣相互呼应。
有时是单发的“轰”,有时是连续的“轰轰轰”,震得祭堂内的浮尘簌簌落下。
枪炮声密集到分不清单发的地步,化作一片连绵不绝的轰鸣。
祭堂仿佛置身于钢铁风暴的中心,每一秒都有数十发子弹和炮弹在四周炸开。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燃烧后的刺鼻气味,混合着木头焦糊的味道。
面色惨白的宋清辉,往祭堂外张望,看见密集的子弹打在汉白玉栏杆上迸出的石屑,像一阵突如其来的冰雹砸在琉璃瓦上。
不知过了多久……
枪声终于暂歇,山脚下传来蹩脚的,通过喇叭放大的喊话声……
“唐将军!邪倭台的皇帝陛下敬重勇士!”
蹩脚的中文在山谷间回荡,惊起松林间的寒鸦!
“您如果愿意投降可享受将官待遇……”
“我们邪倭台,绝不亏待朋友。”
唐孟潇突然笑出声。
只是他的眼神幽怨,笑容冷冽。
他转身望向山下,看见膏药旗已经漫过第三道牌坊。
“让这帮小鬼子,在载之先生的陵墓前大放厥词?”
“在别的地方也就算了。”
“你们想让我在国父面前当汉奸!?”
“外头的大夏军人呢?”
“都死光了?”
面色惨白的宋清辉捂着自己的伤口。
“敌军,至少来了一个联队!一千多人!”
“教导总队的加强连和只剩下六十来人的警卫连,加在一起,也不超过二百人。”
“就算还有活着的士兵,应该也没剩下几个了。”
“孟潇……”
唐孟潇幽幽的叹了口气。
“我还有一肚子的话,想跟载之先生说!”
“老宋……”
“你还有几颗手雷。”
宋清辉,已经无力的坐在地上!
“两颗!”
“你呢?”
唐孟潇咧嘴笑了笑。
“六颗……”
随后唐孟潇,又扭头看向栾永兴和葛宁。
“两位!”
“一会儿唐某,会以手雷和敌军同归于尽,在见证唐某死亡之后,两位可趁这个机会从祭堂北侧的小道突围……”
“但是唐某还有一事相托……”
“唐某思来想去,总觉得唐某的绝笔书,不应由他人代写,所以唐某思虑许久,还是决定再书一份绝笔书……”
唐孟潇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
他盘膝坐在地上,一边书写,一边低声喃喃。
“介公总裁钧鉴,并告诸袍泽同志:金陵王气,今已黯收;钟阜寒云,如压城垒。孟潇受命危城,本欲与石头同碎,然辗转中宵,披衣长思——夫田横五百,非徒效死海岛,盖留忠义之种于天地间也!今强寇如钱塘狂潮,其锋不可遏,唯十万健儿尽填此壑,方守金陵!孟潇则率卫队残卒百余人,据守中山陵前,愿以颈血溅敌寇,使天下知神州有不屈之魂!”
“陵前苍松翠柏,肃穆如仪。想我载之先生,于此长眠,其遗训,犹在耳际铮铮作鸣。孟潇不才,愿步武前贤。昔屈子怀沙,非惜一死,乃痛郢都之不复;文山殉国,岂恋残躯?实欲以正气励千秋!今紫金山头,吾刃将折,吾枪已热,然此心澄澈,如对青天白日。当此乾坤倒悬之际,惟有一死报之,庶几无愧载之先生在天之灵,无愧头上朗朗青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