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1章 相信一百年前的他们,之后,再和他们一起共赴黄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21章 相信一百年前的他们,之后,再和他们一起共赴黄泉! (第3/3页)

看着茂密,但也不是无从下脚。”

    “打枪不要,悄悄进村,快速通过。”

    “然而当时的我压根不知道当地村委在很久之前就在田里布控了摄像头。”

    “人家村委看我们穿军服就知道我们是子弟兵,没搭理我们。”

    “说实话如果我知道田里有摄像头的话, 我宁可多绕路十分钟。”

    “又走了俩小时,一个义务兵说累的不行,要休息。我说休息个毛,警察盘问的时候,休息的不够多吗?昨晚上休息不够多吗?没踹你们已经是我在很努力的服从军纪了。”

    “大概走了五百米,遇到了一片果林。那个义务兵肚子不争气的叫了。我原本说再坚持坚持,结果一看地图还有二十公里。我也忍不住了……”

    “我说那就拿几个吧,反正不一定卖的出去……太无耻了,连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都他娘的没做到!”

    “我们一人拿了两个水果!”

    “可刚走没多远,半路窜出来一个老乡。于是十二个眼睛瞪来瞪去。”

    “我直接大喊一声跑。拽着假人就开始冲,我们走了几个圈子,就把人甩开了。然后哈哈哈大笑,把果子吃了以后,准备继续跑路。”

    “可刚出发,就被村委带着一群人堵住。”

    “当时我脑海里全是处分,记过。”

    “可那帮老百姓,他们竟然跟我说,同志,这果子没熟,酸的。我们给你们拿了熟果。”

    “我当时眼泪水一下子就下来了。”

    “我犹豫的一会儿,还是接过了那群老乡递过来的果子,之后又是一路狂奔。”

    “后来因为这个果子。我被停了一个月补贴,只留下最基本的津贴 。然后我们连集体去这个村干了一个月土木活。包括不限于,粉刷墙壁,猪圈维修,修好村民自己懒得修的灯泡。疏通下水道,整洁旱厕……以及其他若干体罚之类的。”

    “我们靠谱个屁!”

    “这么多年了……”

    “连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都忘到脑后了。”

    “真正靠谱的是人民群众。他们长期受到国家教育。信任我们,我们为了不辜负他们的信任,所以也想做得多一点好一点……”

    “那一次演习,如果没有人民群众帮助,我就没办法完成任务。”

    “没有军纪处理,我下次还会犯相同的错误。”

    “我们不是圣人……在部队里的时候,我就知道,在和平年代,很多人过来参军,都是有自己考量的!”

    “除了少部分,是真想当兵的……很多人过来当兵,都有各自的目的……有为了工作的,有为了专升本的。有因为当年分数不理想的,但是为了名牌大学的名头然后选择过来镀金的。有家里穷的。有了为了干公务员走捷径的……”

    “大家也都是人……这都是人之常情……我能理解……”

    “所以退伍之后,很多人也都成了普通人的样子,有人为了钱卖秘,有人酒后发疯,有为了钱去当打手。有退伍后去当鸭子的。有上了同僚老婆的……有老婆在抖音上大干特干 赚了几百万,老婆觉得持家有功,对军人丈夫就数落两句。那个当过兵的丈夫就跑出去找小三的……这种道德上有过错的老兵,我知道太多了……”

    “但就算是这样,只要我们穿上军装,老百姓还是愿意相信我们……”

    “我有时候自己都觉得,面对这份信任,受之有愧……就连你都觉得,这样的危如累卵的金陵城,如果换了我们这帮子弟兵,就一定能守住……”

    “惭愧……真是惭愧……我们很多时候,并没有像你想的那么好!”

    “而我之所以跟你说这些……是想告诉你。”

    “一百年前的军人和一百年后的军人……或许真的有差别。”

    “但差别并没有你想得那么大。”

    “别高看一百年后的我们,别低估一百年前的他们。”

    “一百年后的我们,之所以让你们信任,不是因为我们是圣人,而是因为纪律!是纪律锻造了可靠的军队。军纪和国家每年处理大量军人,拿出几十年前的事故反复教育,反复学习。才让一百年后的子弟兵,有了很高的道德感……”

    “大多数人在退伍后和入伍前都只是普通人……但在军纪约束,集体荣誉,群众信任,爱国情怀的加持下,军队能把五湖四海三教九流的人凝聚成钢铁一样!”

    “别踌躇,别愧疚,别不敢向前……相信一百年前的他们,之后,和他们一起,共赴黄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